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马斯克的疑问,为什么工程师的收入不如销售人员的高呢?没有技术工程师,这些产品哪里来?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来看,产品只有在卖出去的那一刻才具有价值,在那之前就是一个废物。而实现商品变货币这一惊险跳跃的是销售人员。
1、马斯克疑问的背后
在同一个公司里面,销售人员总是被定义为随时可以替换的“跑腿”人士,而技术人员才被视为人才。
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销售背后所承载的“惊险的跳跃”。
一个技术产品在被卖出之前,无论倾注了多少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它也是“无用”的。
马斯克总觉得“营销”好像是在骗人买。
马斯克一直标榜自己是工程师,但他实则更像是一个“营销者”。
有人说代表最先进技术的火箭不需要营销!果然如此吗?
像马斯克的猎鹰火箭并非没有营销,而是它本身早处于在营销关系之中,只是看似没有营销而已。
同时,也并非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低级产品才用营销手段。不然就不会有军火商这类词汇的诞生。
即使当初人类最先进的武器被制造出来后,也是需要买家,也需要被采购,后期看似没有,是因为已经被包围在营销的隐形网中。
营销是资本制社会最本质的东西。
市场是技术研发的指南针,人类用于开发火箭的技术和人力,早可以用于更好地用于生命科学领域。
只不过它的需求被财阀用营销手段,建构起人类社会仿佛更需要它而已。
2、隐匿于市场营销下的技术开发
正如所谓新能源汽车,欧美国家百年前就开发出来,但进度很慢,无非就是那些石油财阀们不愿意放手石油市场而已。
在年的时候,hartford电灯公司推出了电动车换电服务,也就是现在的“充电桩”。甚至在20世纪初,就有汽车推出混合动力汽车。
百年前欧美的电动车和充电桩利用市场营销的导向和资本运作,进而造成技术研发资金倾斜。
石油既得利益者一直很长时间在宣传燃油车更好、更先进,并非它是无可代替,只是因为更符合他们构建起来的市场利益而已。
营销隐匿于技术后面的一个典型,就是苹果手机。很多人都赞叹乔布斯的伟大,认为苹果公司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技术革新,大大改善人类社会的生活状态。
但他们似乎忘记了,苹果手机很好地利用了讲故事、树形象的营销手段。而且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市场需求挖掘,成功地树立起手机技术领先的市场错觉。
在《华尔街之狼》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场景就是,主角乔丹·贝尔福特在做营销演讲时的那句,
如何把我手上这支笔卖出去?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一下子赤裸裸地展示了资本制社会的本质,如何实现资本增殖?
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却难倒了在场了很多人,人们不断地从不同角度对产品的品质入手,进行推销。
但结果都被否定了,毕竟一支普通圆珠笔的品质也就是那样。这里面包含着“极为神奇”的产品变成商品的不确定过程。
当下让人们使用一支圆珠笔很容易,但是把产品从“使用”的位置置换成“卖出”,那么推销者的处境就变得不一样,他和产品都需要“惊险的一跃”。
在古典经济学中,价值是被视为内在于产品之中的。过去很多生产商大量囤积产品,仿佛它们就是货币本身一样。,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所展示的那样,
公式:G—W—G′
产品在被卖出去之前,是没有参与资本增殖这个循环的。无论之前在它身上花费多少劳动者的时间、精力、智慧,它毫无价值可言,连商品都不算。
马克思说过,如果产品无法卖出,那么被砸碎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生产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