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的是()。
A、布鲁纳
B、班杜拉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D
2、课程计划的首要安排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评价
C、课程内容
D、课程设置
D
3、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
A、孕育阶段
C、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
A
4、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
5、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D
6、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A、遗传性
B、先天性
C、易变性
D、稳定性
C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要把()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D
8、夸美纽斯为幼儿编写的读本是()。
A、《世界图解》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教育漫话》
A
9、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A、《吠陀》
B、《圣经》
C、《心经》
D、《楞严经》
A
10、下列各种方法中不属于直观形象法的是()。
A、观察法
B、讲解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B
1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学生自愿选择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C
12、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A
13、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B
14、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
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B
15、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B
1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A
1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B
18、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B
19、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B
20、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能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D
21、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A、动机
B、强化
C、诱因
D、需要
B
22、当学生离教师很近时,教师可以运用()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A、眼光示意
B、触摸
C、教学提问
D、点名
23、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C
24、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A
2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C
26、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C
27、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D
28、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杜威
C、加涅
D、布卢姆
D
29、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独立性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从性的
D
30、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A、五段教学法
B、设计教学法
C、范例教学法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D
31、教学的作用直接表现在()。
A、促进教育发展
B、促进个体发展
C、促进文化发展
D、促进社会发展
B
3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C
33、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
A、斯宾塞
B、卢梭
C、杜威
D、洪堡
C
34、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称之为()。
A、课堂结构
B、教学结构
C、学习结构
D、班级结构
A
3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36、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威尔逊
B、孟子
37、()是元认知知识的一种,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A、学习策略
B、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复习策略
A
38、下列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是()。
A、发挥求异思维
B、培养内敛思维品质
C、鼓励想象
D、改善知识结构
B
39、行政复议在审理的过程中,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
A、3
B、7
C、10
D、12
B
40、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研究法
D
41、教育是一种()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A
42、幼儿园事故中涉及赔偿主体不包括()。
A、幼儿园
B、监护人
C、教师
D、保险公司。
C
43、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
A、巴班斯基
B、凯洛夫
C、马卡连柯
D、苏霍姆林斯基
A
44、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
C
45、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D
46、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A、偏好细密图像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C、喜欢单色的图像
D、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
D
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件是()。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幼儿园工作规程》
C
48、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苏格拉底
C、赫尔巴特
D、埃拉斯莫斯
A
49、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和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D
50、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这要求课堂导入需发挥
()的功能。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