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说:什么?我写了几十年的笔头竟然是进口的?厉害了。来看看笔头生产全过程……
很久以来,有个事儿一直压在中国制造业的头上:中国造不出圆珠笔头。
年1月,李克强总理到山西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他透露了一个“秘密”: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
惊呆了,小小的球珠,大大的尴尬。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我到现在都不相信中国造不出圆珠笔头。
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还需要进口。
但是,现在事情有了新变化!先看一组图:
这就是圆珠笔的生产线。
如今,传来喜大普奔的消息,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了。
小小的圆珠笔,有什么大新闻可讲?如果你这么想可就图样了。作为一个钢铁过剩的国家,我们是造不出笔尖所用的钢材的,如果我们没有进口圆珠笔的笔尖钢材,那么我们可能没法生产圆珠笔……
但如今,经历了6年的研发,中国已经可以自主生产笔尖钢了。
其实,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
经过五年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年9月取得成功。大规模炼钢十多次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可以骄傲的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制作困难的不是笔尖的小圆珠,而是笔尖呢?今天的工厂探秘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首先,笔尖分为两部分,小圆珠和球座体。相比于直径0.5毫米的小圆珠来讲,直径2.3毫米的球座体的结构更复杂,而且需要非常坚固。
球座体内部结构,图片来自网络
球座体的碗口,也就是放小圆珠的地方,这里的厚度只有大概0.4毫米,在书写的时候要承受较大的压强,如果所使用的材料不够坚固,那么很可能在数次使用后就会断裂。
写时圆珠笔头的小圆珠不断旋转,将墨水印在纸上。图片截取自NRK的YouTube视频
其次,我们也看到球座体中的结构非常复杂,既要保证材料容易切削,又要确保在加工的时候不会断裂。这对材料有很大的考验。
而这种特殊的钢材,是需要在钢材中加入特殊比例的添加剂,而已经具有此项技术的一些国外厂家当然不会拱手奉上,只能自己研发了。
最开始是将块状的添加剂加入到钢材中,这样的话无法使添加剂均匀分布在钢材中。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则使用“喂线法”——将添加剂制成线状逐渐加入到钢水中,最后获得了特有的笔尖钢。
说完了这球座体与笔尖钢,让我们整体看下圆珠笔笔芯的制作工艺吧~
首先,先来看看球座体的加工制作,
先将直径为2.3毫米的原料截成小段。
2.3毫米直径的钢材原料,图片截取自日本科学技术的视频
然后放入机器中进行加工。加工分为冲孔、冲墨槽、通槽屑、冲相贴面四个步骤。
冲压机在对钢材进行加工。图片截取自日本科学技术的视频
加工好的球座体,会进入到下一步流水线,然后机器会在这里将小圆珠放置在球座体上。
制作好的笔头会被装到笔芯上。
同时,笔芯会被灌入墨水,
然后再在笔芯末端灌入油状物,防止墨水流出。
这样,一个笔芯就做好啦。将做好的笔芯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将墨水推向笔头。
最后,就是进行测试啦,要像下面这样画圆圈画,直到每一根笔芯画够米长。
画圈圈是为了让笔头的圆珠能够全方位进行旋转。
测试完成后,将合格的笔芯装入笔筒,或者直接打包好就可以售卖啦~
真是没想到这么小的身材却需要这么严格的标准与高难度的技术。或许不久后就不用进口笔尖钢了,真真正正MadeinChina!
本期编辑:罗育新
审核:杨嘉轩
来源:果壳实验室、FM山西综合广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