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网红”之路缘自两个赌约,第一个是众人皆知的与雷军的“10亿赌约”,另一个则是一年前与大名鼎鼎的亚洲制笔王、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的“圆珠笔赌约”。近日,董明珠首次对第二个赌约做出了回应。(文末附圆珠笔生产过程)
董明珠首度回应:没造成是因为我们没有材料↑↑
总理问笔双王对赌
回顾这次“赌约”,源于李克强总理的一个问题。
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会议组织方提供的笔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注意。总理发现人家的笔好用,后来他特意向有关部门询问,中国制造的笔能不能也做到书写这么流畅?
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他说,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他想起了年初在达沃斯用过的笔,就向有关部门打听,能否造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
同年11月,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与当时还是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董明珠、沈阳机床厂董事长关锡友、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共话中国制造的未来。
对话现场,邱智铭直言,造一支好笔必须要有好的设备做保障。而目前的现状是,精密制笔机械设备在国内是片空白,只能依赖于从瑞士进口。听罢,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当即立下“赌约”:董明珠一年之内做出造好笔的设备;邱智铭立即回应,如果有最好的国产设备,那贝发就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笔。
如今,一年过去了,董明珠的承诺实现了吗?
董明珠首度回应:没造成是因为没有材料
在前两天的央视《对话》栏目中,董明珠首度回应了与邱智铭的“圆珠笔赌约”,称:“没有做成不是因为我做不成,是因为他们的材料我没有。”
董明珠表示,“虽然我搞智能装备才三年时间,我觉得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太容易了,没有理由。所以当时我很自信地说没有问题。会议完了以后,半个月以后到他们企业,给他做了很多的改造,自动化的改造,一些设备工艺改造我们都做了,也合作得很愉快。但是最重要就是笔芯那个设备我们没有做成。没有做成不是因为我做不成,是因为他们的材料我没有。”
据悉,中国是圆珠笔第一大国,年产量高达多亿支,但至今还没有彻底掌握中高档笔头、墨水的核心制造技术,从设备到原材料,却高度依赖进口,每年至少要花2亿美元进口“零件”。
董明珠在节目中表示,我们可以造很好的飞机,可以造很好的科技,但是你再回头看我们的技术材料,核心技术不在我们这儿。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真正顶级发动机依然不在中国人手上。所以中国强国,我觉得强国不是霸国,强国是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强国是我们给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引领是最重要的。
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潜海、“玉兔登月”,为什么造不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这不禁思考,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制造差距到底在哪里?
圆珠笔是如何制造的?
要想知道差距在哪里,首先我们要了解圆珠笔是用什么材料如何制造的?
圆珠笔笔头材料:黄铜(H62)、不锈钢(1Crl8Ni9Ti);
球珠使用材料:不锈钢(stainlesssteelball)、碳化钨(tungstencarbideball)、陶瓷(ceramicball)等;
常用球珠直径:0.1mm、0.3mm、0.5mm、0.7mm、1.0mm、1.0mm、1.5mm等。
这看似简单的圆珠笔笔头,为何我国就无法自主生产呢?我们和国外的生产差距在哪里呢?
国内外圆珠笔笔头加工设备对比
1、国外圆珠笔笔头加工设备
国外的笔头加工基本都集中在瑞士与德国,国外笔头设备比较领先的是瑞士。
目前世界上比较优秀的设备:
德国的HUTF公司生产的干切削25工位设备:结构比较简单,同步间容易控制,维修方便;但缺点是精度不够高,效率相对较低,体积庞大;
瑞士MIKRON公司油切削24工位、30工位设备:制造精度较高,效率相对较高,体积较为紧凑,但结构较复杂、控制系统较为繁杂;
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瑞士MIKRON公司生产的圆珠笔为什么价格昂贵:
它制造的各种加工圆珠笔球座体用多工位机床,采用自锁力弹性卡头来夹持工件,这种弹性卡头现仍是MIKRON公司的专利产品,独家供货,故订购价格昂贵;
24工位是上下同步切削,有48个动力头,效率相当高;
球座体与钢球的装配,直接压出相贴面,使圆度配合精确;
2、国内圆珠笔笔头加工设备
中国的笔头加工集中地和设备领先地都是上海。
相比国外的笔头加工设备,国内笔头加工设备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发展阶段: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一些单轴自动车一直使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上海丰华圆珠笔厂引进瑞士ABBEY公司的20工位设备,之后,国内迅速"翻版"使用,并出口到一些发展中国家;
目前,国内引进了多台MIKRON公司的24工位设备,为了跟踪国际先进制笔机械的水平,从年开始,立项"翻版"研究与制造这种机型;
笔头造不出的原因为何?
对比了国内外圆珠笔笔头加工设备,我们可以发现总体上看我国制笔行业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也从差距中发现了一些笔头加工设备中的主要问题:
动力头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智能化控制与检测问题;
如何在加工过程中如何使各工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产品合格率是笔头加工设备的关键所在,也是值得国内制笔设备研究人员所要攻关的课题。
解决举措
说来说去其实都是缺乏核心技术,要想实现大国崛起,首先就要踏下心来搞技术。
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创新;
提倡真扎实干,鼓励人才真正做技术;
减少低水平的价格竞争,提高产品水准;
提高企业责任感、科技意识。
想要变成制造强国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有时并不是我们真的就造不好一个笔头,而是需要一个企业对于价值正确的认知,需要我们的企业认认真真做研发、做设计!
圆珠笔的生产过程↑↑
来源:《对话》,泰科钢铁网整理编辑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