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因圆珠笔画走红之后,他做了一场少

蓝色油墨经15岁少年的手落在素描纸上,线条流淌成皱纹,空白堆积成发须,一个空巢老人的形象就这么被刻画出来。上大学之前,圆珠笔画让许多人记住了一个零零后的名字,他就是凌云登。

在凌云登眼里,圆珠笔画总有缺憾,“时间长了,蓝色的油墨会慢慢地透过纸张,整个画面随之变灰,很难保存下来。”

今天,在凌云登的画室,在每一天的日程里,乃至谈话间,圆珠笔画的痕迹也在减淡。而他生活中与油画相关的部分,愈发显得浓重而有力。

用圆珠笔刻画留守现实

初三那年,15岁的凌云登开始尝试用圆珠笔作画。第一幅画叫《岁月沧桑》,画中老人的脸上爬满皱纹,双眼因眼皮下垂而呈三角形状,白色的鬓发和胡须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得到。

采访者供图

“第一步先用铅笔打稿,第二步是用圆珠笔画去填充局部。”不过,程序看似简单,往往要花去他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时间,用掉五六支圆珠笔,有时还会画到手指抽筋。由于圆珠笔经常会漏油,他每画上几笔就要停下来,拿纸巾小心地擦拭笔尖。尽管画画停停,漏出来的油墨偶尔还是会沾到画作,再多努力也白费。“有时候快完成了,笔尖突然漏油,擦也擦不掉,内心一下子就塌了。”

凌云登画了很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取材于生活。

羊城晚报记者潘亮摄

采访者供图

他的老家在广东茂名信宜市钱排镇,人口七万多,距离市区三十多公里。在他小时候,钱排镇的青壮年都出外打工,走在街上,抬头看到的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留守”之于少时的凌云登,是信手拈来的题材。

作为零零后,凌云登的成长故事绕不开互联网。几乎从他开始创作圆珠笔画时,他就接触到网上的圆珠笔画圈子,作画过程和终稿都被他更新在贴吧和微博上。“这样的画完全不像是你这个年纪的人画出来的。”他发出来的作品让圈子里的人感到震惊。

羊城晚报记者潘亮摄

“我不想去在意网络上的评价”

和许多学画的男生一样,凌云登的绘画之路始于动漫。小学三年级时,他把动漫《七龙珠》中的人物逐个临摹在课本上,自然挨了骂,但也开始在同学中“圈粉”。

初一那年,凌云登在家发现了一本素描书,书中的一幅骷髅头画像瞬间吸引了这个男孩,从此他迷上了临摹素描头像。

父亲知道儿子的这一爱好之后,给他买来了许多素描书。去年,当凌云登再从家中翻出这些素描书时,书上早已积满了灰,因为无数次的翻阅,书角显得有些破烂。“很有历史感。”这些书让他记起最初学画的时光。

采访者供图

最早的一张报道凌云登的报纸被父亲珍藏起来,在凌云登发现它之前,它已经在父亲的抽屉里躺了三四年。他后来才明白父亲的这番苦心,“我爸对我的艺术创作看似漠不关心,嘴上也不说,但内心一直希望我能继续画下去。”

羊城晚报记者杨奇摄

年4月,凌云登的圆珠笔画开始走红网络。透过互联网,他笔下的一张张写满人间疾苦的脸望向了万千网友,给人以震撼之余,他本人也被贴上了“零零后天才画家”的标签。“我一下子都懵了。”面对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凌云登感到无措,但又很快清醒过来,“我不想去在意网络上的评价,我想把心放在创作上,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绘画功底还需要提升。”

采访者供图

那一两年,在创作了将近二十幅圆珠笔画后,凌云登卸载了手机里的社交软件,删掉了自己的一百多条微博,试图逃离网络上对于自己的评论。

羊城晚报记者杨奇摄

羊城晚报记者潘亮摄

第二场画展展出的全是油画

当网友们还在热烈讨论着凌云登的圆珠笔画时,现实中的他接触到了莫奈、梵高、毕加索以及相关画作,进了美术特长班开始专攻油画。他拒绝用“转型”来概括这种变化,“圆珠笔画为我画油画打下了基础,让我对虚实和明暗有更深的理解。”

羊城晚报记者杨奇摄

羊城晚报记者潘亮摄

高中的凌云登对专业美术院校有强烈的向往。高一那年,从未出过远门的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只身一人搭上了前往广州的大巴车,颠簸了将近五个小时,只为一睹广州美术学院的模样。高三时,中央美术学院是凌云登心目中的理想院校,他做梦都想向央美的名师们学艺。

可惜的是,凌云登高考失利了,与自己心目中的院校失之交臂。“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但很快也顺其自然地接受下来。”虽然如此,他表示自己心里始终是有遗憾的。

最终,凌云登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录取,开启了大学生活。刚上大学,他就在学校举办了一场自己的画展,展出的作品包括圆珠笔画和油画,“我希望大家能到现场亲眼看看我的作品。”今年6月,他又在广州文化公园艺庐馆举办了以“人间温暖”为主题的个人画展,这一次展出的作品全为油画。

羊城晚报记者杨奇摄

羊城晚报记者潘亮摄

凌云登坦言,自己刚上大学时一度陷入困惑,“不知道要画什么,不知道是否要走油画这条路,还是不自信。”直到后来,他遇到了草笔书画家黄季霜和水墨画家里燕。“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大胆地去创作”——这是两位圈内前辈看完凌云登的作品后给他的鼓励。

艺术领域的前辈具有丰富的思想和阅历,会向他灌输知识、提供指导;而与身边同龄人相处又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他们虽阅历稍浅,却有数不完的奇思妙想,语言和思想也很“潮”。凌云登说:“我很喜欢零零后的这一点。”

羊城晚报记者杨奇摄

采访者供图

不太典型的零零后

虽然身为零零后,凌云登却认为自己“不太典型”。他解释道:“身边零零后的娱乐活动会多一点,而我会更加注重自身艺术事业的发展。”在周一到周五没有课的早上,许多同龄人恨不得多睡一会,而他七点多就起床,画画草图,翻翻文史类书籍或画家的著作,偶尔也会作些天马行空的幻想,幻想的内容没准就是他下一幅画的灵感。“我不是太在意‘零零后’这个标签,但我希望自己更成熟一些。”

如今,升上大二的凌云登搬回了广州校区,花了整个暑假在画室的选址和布置上。“暑假都在为画室奔走,让不同的人帮忙,耽误了好多作画的时间。”说这话时,这个19岁年轻人的脸上难掩疲惫。今年九月,位于花都区某工业区内的一间厂房被他改造成了画室。

一扇门把工业区的电焊声、敲击声和金属碰撞的声音关在门外,装裱好的圆珠笔画和用过的木质调色板挂在墙上,地面上的颜料瓶和绘画工具杂乱地摆开,却在一幅未完成的油画前有序地让出了一条道。

羊城晚报记者潘亮摄

这幅半成品画的是浙江雪窦山,这是凌云登正在创作的五大佛教名山油画中的一幅。“以前我画的圆珠笔画太沉重和压抑了,现在的我不是很喜欢这种感觉。”如今他认为,好的画作是能给人正能量的,就像他正在创作的山水油画,能够向人们传递其背后积极的故事和情感。

在回忆自己的创作状态时,凌云登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手脚不安分地比划着,“我创作的时候内心特别沸腾,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但外人看起来可能有点狼狈。”进入画室创作时,他会换上沾满油彩的白大褂和帆布鞋,把大幅画布平放在地上,在画的周围来回移动,自由地变换着各种绘画姿势,若是赶上夏天会出一身汗。

而褪去这身装扮,他又要跨过城市密集的人流,回到学校。几个小时前的灵感和热情,仿佛是一场做了很久的梦,但手掌上残留的油彩不断提醒着他,那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出品人

刘海陵林海利

策划

孙璇孙朝方

统筹

鲁钇山郑华如周乐瑞

编导

潘亮陶奕然

视频采访

黄婷潘亮杨奇

视频拍摄

潘亮杨奇

剪辑制作

潘亮

图片

潘亮杨奇

Logo设计

麦宇恒

包装制作

陶奕燃

文本撰写

黄婷

编辑

Addie

校对

姜雪媛

审核

鲁钇山

签发

区健妍

特别鸣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按以下步骤

把羊晚君设为“星标”

?起飞前乘客收到家人去世的噩耗,飞机紧急滑回!网友却吵翻了...?“万箭”齐发!震撼!?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与“度”打交道

为心中有梦想,并付诸行动的00后凌云登点赞!请点一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