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bdfrczy/
这两天有篇新闻可能让大家非常意外——《搞定!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因为这篇文章可能让很多人现在才意识到,我们从小到大用的售价低廉的圆珠笔,它的笔头上的球珠,原来全部是依靠进口的。
故事如果要说,就要回到一年前的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会上他说道:“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自从总理表态后,圆珠笔笔头的研发突飞猛进,当年的9月就已经研发出来。现在这波舆论风潮其实是二次发酵。
我们先了解下圆珠笔的复杂研发过程——
圆珠笔的关键是笔头和墨水,笔头分为球座体和球珠,现在的圆珠笔的球珠大部分为碳化钨球珠。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加工的精度、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再加上要考虑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毫米。这么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然而我国的钢材原料并不能直接用,必须添加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而微量元素配比的不同直接影响着钢材质量。
所以,即使我们圆珠笔的产量已经达到多亿,但是由于没有工艺可以借鉴,笔头的加工设备需要进口,国内不锈钢材无法适用,也必须向日本进口易切削不锈钢线材,而墨水,也是同样需要从瑞士、日本等国家进口。
圆珠笔构造图
不过看到这里,大家心里很疑惑,为什么原子弹、神舟飞船都可以造的出,为什么却被一个笔头给难住了?
答案其实很简单:不是不能,是不愿意,研发的性价比太低了,想想十年前二十年前,那个时候的圆珠笔售价大部分都不足一元。不仅因为该技术并非涉及国家经济命脉;国内对这项技术的需求不紧迫;更是因为市场过小,日本瑞士相关技术成熟且较为廉价,盈利空间不大。
网易研究局的一篇文章《网易研究局
中国到底需不需要自己造圆珠笔头?》列出了这样一份数据。“中国每年要生产亿支笔,需要用每吨12万的价格进口多吨生产笔头的钢材,付出外汇万美元。这样算下来,每枚笔头的用钢大概是0.美元,折合人民币2厘钱,也就是0.元,而中国生产的圆珠笔大多属低档类,出口平均价仅为0.03美元/支,笔头用钢成本仅占总成本的1.3%。”
而且一家钢铁厂一天的产量,就能够制笔行业消化一年。对任何一家钢厂而言,这点利润微不足道的。上篇文章的一位钢铁材料学科研究人员更是表示,对于很多钢铁厂而言,不仅没有必要研发生产,就算生产出来了,市场造假山寨层出不穷,研发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现在都是直接买笔头,因为把钢加工成笔头也是需要精密技术的,大多数圆珠笔生产厂家都没必要引进加工笔头的生产线。就像一些廉价药一样,因为没利润,所以就索性没想过研发的事。”
此外,笔头的研发成本也很高。一吨普通钢材的价格大概在~元不等,而生产笔头的钢材是特种钢,成本只会更高。而且由于国内并没有笔头钢材成分的配比,只能盲目一次又一次尝试,这么多年来下来,费用估计不小。为此,国家从年开始进行拨款进行研究,3年拨款1.8亿,重点打造“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年3月,该项目通过验收。年9月,太钢集团笔头钢试验取得成功。目前,国产笔头钢已经投入使用,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投入高利润低,这次的技术突破完全是“自嗨”吗?
当然不是。这个道理就像解出了一道数学题,重要的不是这道题的答案,而是解题的方法。
这个话题其实又回到了总理开始的座谈会,圆珠笔芯问题折射出了中国钢铁困境,就是产能过剩以及结构性的问题。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新伟表示,“一方面是我们的钢铁制造技术不过关,无法产出合格的模具用钢;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中国制造业的问题,大路货我们不缺,一些精密制造我们还有待提高。”
知乎网友枕水认为,球座的加工工艺精度要求是很高的,代表着国际顶级技术,如果攻克下这个技术,那类似精度的其他工业品也同样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去加工了。其次,这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业技术,这是一整套产业链,如果说这种精密加工技术横向扩散的话,是有可能和瑞士一样发展出一条工业链条的。你今天可以加工球座,明天就可以加工陀飞轮。这验证了一种工业方法论,锻炼了工业能力,培养了更多的人才,积累更多的经验,发现更多的细节。无形之中提高了我们的工业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联通取消年终奖是假,降是真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