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也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那么一嗓子,说,中国的制造业也太丢人了,连个圆珠笔的笔芯都做不出来。我泱泱大国十几亿人,虽然全靠进口,人家瑞士和日本的笔芯回来用,
也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到这种声音。反正我们的决策层领导是听到的。于是在二零一六年的钢铁产能研讨会上,这个事儿还被拿出来。作为反面例子,搞得我们的一些钢铁企业很没面子。
当时我们的太原钢铁集团就急了,说谁说咱们做不了这玩意,于是就砸重金搞研发。终于在二零一七年产出了我们自己的笔芯钢,刚结果呢亏得半死,还啥啥没捞着。首先搞清楚哈,一开始我们并不是做不了这个笔芯,只是我们没有做这个笔芯的钢材。如果要进口钢材回来做笔芯呢,那就还不如直接买笔芯更划算。所以呢大家又觉得是我们的钢铁企业不争气,很让我们泱泱大国丢脸。所以太钢就为了这个面子问题,成功研发并投产了。
然而,太钢最小的炼钢炉一炉出钢就六十吨,一旦启动就不能停,就得不停的亮。因为炼钢炉一旦熄火冷却要再次启动,那所耗费的能源和清理生产线的这个费用,那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而一炉六十吨的笔芯钢用来做笔芯是个什么概念呢?我国每年生产笔芯大概是在三百八十多一只,只需要一千多吨钢材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太钢链十七炉出来就够咱们用一年,那这边是用不了那么多。另一边呢又要不停的练,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往国外卖了,而全国市场对这种钢材的需求量也很小,卖不出去怎么办呢?
于是价格就从以前的十二万元每吨腰斩到了现在的五到六万块钱每吨,于是就亏他半死,还压了几大仓库的货在那里,有一种垄断叫自然垄断。这种商品只有在垄断的情况下,价格才是最低的。
比如你家用的那个自来水和供电,就具有典型的自然垄断属性。如果非得搞很多家企业铺设管道加电线,到你家去搞竞争,那一定是多方受损,谁也捞不着好处。而我们现在有很多人的民族自豪感是爆棚的,几乎到了不分青红皂白的极端民族主义地步。我不管你赚不赚钱,也不管你什么划不划算,反正就得我们自己干,不能求别人。
要知道,这种情绪是很危险的,他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就会走回闭关之手,唯我独尊的那种晚清思维模式。我在以前节目中说,我们的大飞机发动机项目没有必要追求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当时就遭到很多网友的狂喷。但我始终认为,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不足,承认了差距,有了开放、包容和协作的心态。一个万事不求人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的,一个万事不求人的民族也是如此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