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的圆珠笔画突然走红网络,真的可以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02/5668928.html

要说画画,相信大家都画过,想想以前上学的时候,有时候上课上得烦了或是闲着无聊,就会拿起手中的圆珠笔开始肆意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当然,最终画出来的“作品”,不提也罢。

不过在网上却有一位高中生小男孩,因为“出神入化”的圆珠笔画火了。

不得不说,看完这男孩的画后,真心得夸一句,画起来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了。难怪连老师看了都得大为赞叹,网友们更是称其为:灵魂画手。

虽然只是用一支简简单单的圆珠笔,画作的整体色调都是蓝灰色的,但却并不影响男孩对画画意境的表达,一幅圆珠笔画出的《母爱》,将母亲那饱受岁月摧残的满脸沟壑,描绘得可谓入木三分,太震撼了。

男孩笔下的父亲,更是十分的细腻逼真,一条条看似简单的圆珠笔线条,却把父亲花白的头发,早已掉光的牙齿刻画得栩栩如生,脸上虽布满了岁月沧桑的痕迹,但眼中的坚韧和善良却依旧明亮。

这些画作,要说是出自专业人士之手,想来也毫无违和感,但谁能想到,这些只是来自广东的一位高一学生自己瞎琢磨着画的,在他高一之前,更是从来没有跟专业的老师学过一天画画。

之所以会开始画画,完全是出于兴趣。

在小学三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男孩在看动画片时,由于很喜欢里面的动漫人物,便比着动画中的人物,画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拿去学校后,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给了男孩不少动力,此后,他越画越多,也越来越对画画感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简单的鼓励,便使男孩开始了他的画画生涯,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这可以说是天赋,但更多的,还是在于男孩自身的努力和兴趣。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这么一个阶段,会很喜欢拿着画笔到处涂涂画画,这个阶段叫做“涂鸦敏感期”。

通常是从14个月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大约3-4岁。但由于此时我们的“绘画”行为还不够系统、无秩序,所以被称之为:涂鸦。

处在“涂鸦敏感期”的孩子们,其实往往都具有非常旺盛的创造力,但这种创造力也非常脆弱,家长一个不注意,就可能“扼杀”孩子的这种创造力。

但“涂鸦”对于促进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脑力活动,促进孩子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发展,让孩子学会自我表达等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们适当呵护、引导处在涂鸦敏感期的孩子们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1、给孩子自我发挥的机会,别急于给予指导

不少家长在陪孩子画画时,都会期待孩子能尽快画得像点什么,因而往往会急于给孩子一些“指导”,告诉孩子应该怎么画,让孩子跟着家长的固有思路走,但这却很容易束缚了孩子,还可能给孩子一种“我画得不好”的错觉。

其实孩子的涂鸦是有自己的内在节奏的,家长们只需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不用一上来就要教会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急于用成人的绘画模式去指导孩子,这对提升孩子的涂鸦水平无益,还可能打压孩子的创作热情,倒不如放手让孩子不设限地自由探索。

2、尊重孩子的画作,鼓励孩子自由表达

一方面,孩子们的涂鸦画作可能在大人们看来一无是处,但这却是孩子们成长的阶梯,家长们不应以成人的视角去评判孩子的画画水平,涂鸦的落脚点,并不在于它的作品,而是在于其创作的过程。

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的画作,家长们也应积极地给予回应,比较孩子还小,受家长的影响很大,往往孩子对涂鸦这件事的态度会取决于家长的态度,虽然他还不知道涂鸦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但从家长肯定的笑容中,孩子会明白这是一件家长支持的事情。

3、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拓展视野

创作的灵感往往都来源于生活。孩子涂鸦往往是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记忆中的事物通过画笔呈现出来。而无论涂鸦的内容是路边的溪流还是脚下的草地,都离不开对生活本身的观察和体验。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努力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内容,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培养孩子的感受力,拓展视野,鼓励孩子用画笔展现真实的所见所感,以我手画我心。

  孩子只是贪玩没有兴趣爱好怎么办父母寻找原因,帮孩子爱上学习

  “我家孩子除了贪玩都没点兴趣爱好,以后在社会上怎么立足”一个妈妈跟我抱怨,“现在哪个孩子不是会点什么才艺,总不能说自己孩子就会玩吧?”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特别是像这种社会上存在又很普遍的情况,很多家长忧心忡忡,孩子光玩能行吗?

  孩子年幼对于父母的心思自然不懂,他们反而对一堆沙子一块石头感兴趣,父母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念头,一边希望孩子醒悟,一边又用“孩子需要自由”安慰自己。

  孩子爱玩是天性,他们会和父母撒娇卖萌,期待和父母的各种聊天交流,但如果孩子一味的贪玩而不愿意学习,家长不仅需要注意,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了。

  1.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首先有自己的爱好,有良好的兴趣,孩子虽然不一定“子承父业”,但多少也会受到影响,对兴趣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孩子甄别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兴趣。

  我有个朋友很喜欢打麻将,平时在家就会招呼几个好友一起玩,孩子出生以后带着孩子一起上桌,还对其他人炫耀孩子三岁不到,麻将玩的很溜。

  孩子的聪明,孩子的爱好,不应该浪费在这种地方,他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父母没有从自身根源上控制,如何能够怪孩子没有有益的兴趣爱好呢?

  2.加强亲子沟通

  孩子与父母是一对亲密的朋友,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孩子是父母的反思镜,双方避免产生误会以及更好的互相了解,亲子沟通必不可少。

  父母需要与孩子一同成长,在孩子出现贪玩不想学习的时候,进行积极、正向引导,不急不躁,用热情与耐心去帮助孩子树立更好兴趣的意识。

  孩子如果有情绪,父母不妨与孩子进行促膝长谈,了解前因后果,并与孩子约定该如何正确的对待兴趣爱好,并帮助孩子找到更多生活乐趣,自然也就减少玩的频率。

  3.培养孩子的兴趣

  爱玩并不过分,父母想要孩子在玩中学,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平时爱好等去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样能够培养孩子不同方面的技能。

  父母在观察孩子兴趣的时候,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父母不能因为和学习无关,就不断的打压孩子,让孩子产生过多情绪与焦虑。

  4.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贪玩不学习,家长除了耐心的教导之外,还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通过一点一点的小事去夸赞孩子,孩子就会对做的事情越来越有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然而然的学习也就无师自通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与陪伴,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爱,孩子自然就会对父母产生信赖,和父母经常沟通,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会更健康,更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