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化的日本制造下凡,脸先着地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01

最近,英国的国防大臣访问了日本,顺带着聊了英美澳联合组成的“AUKUS”,日本还能说啥呢,“对此表示欢迎”呗,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聊这几年炒得比较火热的下一代战机。

这次,又一个合作伙伴敲定,虽然AUKUS没有带日本玩,但英国和日本要共同开发合作下一代战机发动机,针对谁,不言而喻嘛,英国是航空发动机大国,日本是传统制造业大国,这么看来,还真能看出点共赢的意思来。

前几年,盛行一句话,“中国能造飞机大炮,却造不出圆珠笔头”,语气很阴阳,不过,“能造圆珠笔头”的日本造飞机这事儿,也挺有意思。

年,日本战败,日本被美国占领,航空是直接被捏死了,飞机拆了,公司解散,但是后来恰逢50年代的 ,美国需要一个基地,日本顺理成章就成了这个基地,然后日本的飞机产业链,就从为美军修飞机开始复苏了。

后,日本开始拿到美国战机的组装订单,日本开始逐渐成为美国军机的组装厂,当然日本自己也是这些“飞机工厂”的大客户,每年不少买,价格当然也不便宜。

而在民航方面,年,三菱、川崎、富士等制造业财阀合力研发出来的YS-11起飞,这架日本战后 代民航机,用的就是英国劳斯莱斯的发动机,不仅日本自己用,在亚洲卖得也很好。

当然,这架YS-11也真的不咋地,从出生到停产,一共交付了架,共发生了36次事故,其中23次致命事故,全机坠毁26架,全毁率14%,非常吓人了,中国台湾的华航,就买过2架,其中一架在年坠毁了。

但,作为日本 金主,美国也是很慌的。

战后,日本除京都以外的工业城市基本上都成为了废墟,50年代开始发力,仅用了20年,70年代的日本制造业已经在世界前列了,日本汽车都快占领美国了,如果日本造出大飞机,那波音压力得多大。

后来,美国向日本施压,只能买美国的飞机,日本不能自己生产大型飞机,但作为交换,日本可以生产飞机零部件,日本于是进入到波音的产业链里了。

02

但是,造“日本芯”飞机的“日本梦”可一直没停。

进入新世纪,日本就想让那些制造业财团继续搞飞机,由三菱牵头,开始计划是小飞机,但是考察一圈回来,目标就越来越大了,豪言5年5亿美元搞定,飞机项目开始游说当年YS-11的用户们下单,但连设计图都还没搞定的MRJ,连日本海陆空的自卫队都嫌弃,宁愿买国外的二手机。

年,终于迎来了全日空的订单,场面才没那么尴尬,后来三菱还专门启用了三菱飞机来操盘MRJ项目。

工业牛X,制造业牛X,再加上长期浸淫在波音的产业链里面,日本的飞机项目被各种看好,连美国的金主们都觉得,这事儿能成,美国天西航空后来更是下了架的大单。

虽然后来试飞一再延迟,MRJ终于在年在名古屋飞上了天,打了鸡血的三菱更是豪言:年要实现订单0架,年实现盈利,未来20年产量达到架,瞄准的差不多是亚洲70%的市场。

但是,上了天之后MRJ的问题更大,各种设计缺陷开始暴露,交付时间也开始跳票,MRJ开始丧失订单,三菱是咋应付的呢?改名,把MRJ改成了SpaceJet,仿佛是一个新项目,以此来刷新民众对它的印象。

虽然后来又引入了丰田以及政府基金等更多的财力加入,但也无济于事。

年,SpaceJetM型号官宣终止,年,SpaceJetM90的项目也终止了,加上早就被砍掉的M70,MRJ的全系列,都唱了凉凉。

再加上因为要和波音“错位发展”而被放弃的百座以上的大飞机,为期20年的日本造机史,正式画上了休止符。

而战机的研发,日本也在自研和合作之间反复横跳,最终民航飞机凉凉,战机也决定合作,日本的飞机梦,成为日本制造史上的 缺角。

03

日本飞机的失败,也只是一个缩影,其实,被神化了的日本制造,早就走下了神坛。

这几年,老牌的日本制造企业的主旋律,造假、卖身、关停。

有一个典型事件,就是全球第二的安全气囊厂商日本高田的“气囊门”。

年,高田的安全气囊隐患就已经爆出来,但是因为当时没啥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