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第四轮核酸,
每个人都发了一张粉色的已检卡,
看着挺温馨的。
晚上就看到官方信息,
这一轮全阴着。
早上就获悉自己附近的路口解封了。
希望上海也一样,
早点解封,一切回到从前。
不过,解不解封,
对自己的生活其实没有太多改变,
即使解封,
更多的日子还是都宅家里,
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
瞎折腾。
前两天在家没事,翻床底。
依稀记得十几年前搬家的时候,
有从老家搬来一些不舍得扔的老东西。
一番折腾后,
终于有所收获。
最惊喜的那把时钟,
擦干净,上紧发条,
居然还很准时地叮当叮当地闹起来。
小时候那种最熟悉的感觉,
立马就回来了。
这个老时钟,
从有记忆时起就摆在老家的上厅的条桌正中央,
钟的两边是一对粉彩牡丹花的帽筒,
帽筒的两边就是一对蓝色的瓷器狮子。
这些物件,和自己生活了很多年,
一成不变地摆在那里,
早已在脑海里凝固成永恒。
此刻,再次看到这个钟,
又可以滴答滴答地走起来,
陪伴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更多地给了家满满的归属感。
这次找出来的,
还有一对老青花罐。
这种罐子,在我们江南这片乡下,
很常见。
和这个青花洞石牡丹罐类似的,
而且更常见的还有喜字罐。
这应该是民国一段时期的家常物件。
随便百度一搜,有很多。
但是,景德镇樊家井很多仿古作坊,
现在仍然在生产这些仿古词,
有次逛到很里面的一家仿古作坊,
一院子里都是这种罐子,
堆放在外面日晒雨淋,再做旧。
但自己老家搬来的东西,
爸妈曾用过的东西,
算起来至少也有大几十年的历史,
可以放心做老瓷器来欣赏。
这种青花的蓝,大片的蓝
和小学时用过的蓝色圆珠笔里的蓝笔油,
特别的像,
小时候圆珠笔油漏出来了,
弄得书包里书和本子里都是这种蓝。
最讨厌笔油漏出的这种蓝,
洗也洗不掉,
可是烧在瓷器上,
这种蓝却别有味道,
蓝色釉面油润得像要挤出油来。
年龄大了,
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些老物件,
还有一些,
后续再慢慢分享。
瓷不旧情不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