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同事的一句话让这个话题提前了

昨天同事问我“你每天这样写,字有好看起来吗?”,

“没”我说,

“那你为什么还写?”

“……”一时语塞,上班的时候,这样的趁空闲时间在废纸上练练字,已经有三个年头了,其间遇到比较忙或者要额外做某些事情,比如报质控,比如整理制度文件等时会中止。

这是年9月15日写的

回想回去,从初中时跟着政治老师的黑板书开始,练字一直延绵至今,只是中间有大段大段的间歇,比如带宝宝的时候,比如要忙于各种考试的时候,比如要抽时间学点别的兴趣爱好的时候,因而严格来说,练字只是像一根断断续续的绳子,不时地出现在我人生的相对空闲的阶段,有一搭没一搭地。这一次应该是坚持得最好的,是在听了某位作家,对,是作家,不是书法家的讲座后,汲取了其中的“做到极致”之后,将很多别的爱好放下,专心于此的。

这一波是比较认真的,将开始的时间及每次临摹完的时间都记在字帖的扉页上。一直相信诸如练字之类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针的,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看扉页上的开始的日期离现在已经三年整了,但,收效甚微,虽然其中有间歇,虽然休息天的时候也不练,就算折扣打去一年,也有两年了,开始怀疑铁棒和针,有些灰心,有点想放弃,之前写的《坚持那么难,想要放弃了》,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09

练字这事,到目前为止,我的感悟是这样的,刚开始是努力地临摹得形似,看看与字帖差不多了,以为大功告成,可一离开字帖默写,就完全回到自己的平时的字形了,这样的结果相当地让人沮丧,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但这一次我又是汲取了别人的方法的,记得在很久以前,电视里有一档学英语的节目,叫做什么逆向学习的,顺便说一下想学好英语也是我曾经的爱好之一,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学,学习的成果是可以将职称英语考合格,仅此而已。讲课的是一位中年男人,他是用书写的方法记单词的,为了将无形的坚持化成可见的指标,特意去文具店买了一百支圆珠笔芯(大家看,这是要多久以前的事了,现在一定是买水笔芯的呀),他说等用完这些笔芯,如果还没有效果再放弃。他当然是成功了。

我依样画葫芦,去买了一瓶墨囊,类似于水笔芯,就是以前的钢笔内部做些改进,墨水不是吸的,而是现成的墨囊直接插上去的,用完一支再换一支。一瓶也有一百支,我的想法也是坚持到这一瓶墨囊用完,现在差不多已经用了三分之二了,其实是有些怯怯的,很怕用完了,还是没有什么进步。但这样的办法倒是真的很能让人坚持,好多次想放弃,但看到那瓶墨囊,又默默地翻开了字帖:等用完墨囊再说。为了墨囊用得快一点,有时候也会投机,也将装墨囊的钢笔用于写别的,比如日志,这种行为与前面的怯怯好像很矛盾哦,没事,人生原本就是由无数矛盾所构成的。

为什么还要写?现在回到正题上来,就目前来说,最佳的答案应该是:为了将那一瓶墨囊用完。

写完了文字要配图,开始寻找以前的笔迹,发现还是有改善的,下面这张是临摹完第一遍时留下的。(为了更直观,特意留了同一首诗)

于是又有了另一个感悟:一定要将最初的“作品”留下,这样的对照可以看到进步,于是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