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曾夏兰,一个普通的铁路女工,因为绘画所取得的成绩,让她在全国铁路系统名声大振。她的作品,包揽了全国4、5、6届“全国书香三八”一等奖。11月19日,记者在贵阳车辆段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黑白照相机”。↑铅笔画-《民族复兴中国梦圆》-曾夏兰绘对铅笔画情有独钟曾夏兰的父亲曾在铁路部门上班,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根本不够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母亲索性开了间理发店补贴家用。那时候理发店的墙壁上挂有很多黑白照片,曾夏兰对那些照片情有独钟,于是每天放学后,就在妈妈的理发店里用铅笔模仿黑白照片,慢慢地画得越来越逼真。↑圆珠笔画麻雀-曾夏兰曾夏兰的母亲说,来理发的顾客曾建议曾夏兰去专业机构学画,但那时候家里没这个条件,不然她应该能画得更好。作品包揽三届“全国书香三八”一等奖在最初的临摹中,曾夏兰画的都是花花草草,始终没有突破。有一次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工作场景,整齐停放的火车,曾夏兰灵光一闪,“不如画火车吧!”。就这样,曾夏兰的创作如坝口决堤一般,一幅接着一幅。白天上班,晚上忙完家务后,曾夏兰便开始绘画,到凌晨2至3点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画累了就靠唱歌来缓解疲劳。第二天早上6点多又早早起床接着画…从事了22年的铁路一线工作,曾夏兰说,铁路的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层次分明,火车的每一个零件都那么刚健有力,黑白的火车恰与黑白的铅笔画完美契合。一次,恰逢《人民铁道报》进行才艺作品征集,夏曾兰去投稿,获得了一等奖。她的绘画作品还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并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其中《铿锵》、《岁月如歌》、《复兴号奔驰在广袤的大地上》包揽全国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书画组的全部一等奖。因为绘画还动了手术在创作《复兴号奔驰在广袤的大地上》时,由于篇幅较大,曾夏兰只能把它放在茶几上进行作画。↑曾夏兰-铅笔画《复兴号奔驰在广袤的大地上》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天得画上十七八个小时,就蹲着或者直接跪在茶几前画。「画完之后再站起来,整个人颤颤巍巍的,根本站不稳。」由于长期弯曲,膝盖血液流通不畅,腿部血管坏死,还因此动了手术。家务活基本上丈夫包揽结婚18年,曾夏兰就画了18年。老公王雍龙在贵阳南车辆段工作。今年8月期间,曾夏兰为了完成画作《铿锵》,避免被人打扰,夏天顶着高温,把自己关在车内,用画板垫在膝盖上作画,一幅画下来一两个小时,全身上下衣服都能揪出水来。↑《铿锵》曾夏兰绘「谁见了不心疼啊,更何况是自己媳妇。」讲到这时,一米八大高个的男人流下了心疼的眼泪。「她只要一下班,吃完饭就马不停蹄地画画,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不妨碍妻子画画,王雍龙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活,做饭洗衣一肩挑。曾夏兰的儿子王军豪表示,有时候母亲创作比他读书还累,上学也有六七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可是母亲有时候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母亲一直都是我的榜样,很难想象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好,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不想把画画当成生意来做曾夏兰的作品接连获奖后,有不少人表示愿意出钱买画,还想拜师学艺。不过都被曾夏兰婉拒了。「我画画纯属个人爱好,没打算把它当成门生意来做,如果别人喜欢我送他都行,出钱买的话就算了,我始终觉得我喜欢画画就是喜欢创作的过程,如果用它换取金钱的话,那就失去了创作的初心。只是想通过铅笔画表达对铁路的热爱,对铁路工作者的敬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国家铁路的发展变化。」↑铁路榜样-铅笔画-曾夏兰绘人物档案曾夏兰,年3月16日出生于贵阳,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现就职于成都局集团公司贵阳车辆段材料科材料员。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她,15岁时学素描画,18岁时学碳晶画。由于碳晶画画笔多,携带不便,在经过反复的学习借鉴和摸索实验后,曾夏兰用铅笔创造了一种新画法,将铅笔画画出碳晶画的效果,既保留了碳晶画逼真的特点,又解决了碳晶画携带不便的烦恼。年5月19日,彩铅画《专注》《检修车间一角》《荷之恋》刊登《人民铁道报》“铁路达人”栏目;、、年分别荣获全国第四、五、六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书画阅读作品一等奖,年在首届“书香三八”嘉年华全国女职工读书成果展示活动中书画作品荣获一等奖。都市新闻记者苗国强实习生王巧赵庆能编辑武芮西编审罗玮周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