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28278.html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年在山东考察时对全国脱贫干部的殷殷嘱托。曹伟同志是吉林省辉南县楼街乡脱贫办主任,他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为楼街乡脱贫攻坚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与扶贫结缘,他是领导同事们眼中最忙碌的人
周一组织脱贫办的同事们完善档案,周二了解贫困户看病就医情况,周三深入贫困村了解“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情况,周四协助贫困户办理“慢病卡”……满满的工作日程里记载着曹伟同志的辛勤汗水,也凝结了他与扶贫事业的深厚情缘。曾经是民政助理的他,对贫困群众并不陌生,年刚开始接手脱贫工作的他面对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时,还是显得有些慌乱。入户调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信息录入、谋划产业等工作还是让他感觉到“顾此失彼,手足无措”。但勤奋好学的他,在乡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下,很快的进入了角色,“5+2”“白加黑”已经成为了他常态化的工作模式。同事们都说只要看到晚上十点还有灯在亮着,那一定是脱贫办曹伟和同事们在加班。几年来,他开着自己的车,深入全乡各村、各屯,在炕头上、在田地间、在医院里,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功夫不负有心人,曹伟同志出色完成了刚刚接手扶贫工作后的各项工作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他精心组织核算收入、召开村民民主评议会、镇村两级公示等工作,通过历年来精准识别及动态调整完成了全乡近农业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最终确定了全乡户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及时的完成了基础信息录入及更新工作;通过他的认真、执着,短短半年时间他就从当初扶贫工作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扶贫工作的行家里手。
心系贫困群众,他是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只要心中时刻想着贫困户,只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我就能干好扶贫工作。”曹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担任乡脱贫办主任起,他的工作就愈加繁重了。他一方面耐心细致做好上传下达,指导贫困村第一书记、各村支部书记开展扶贫工作,另一方面他能够积极主动的向乡领导献计献策,及时的与县脱贫办进行汇报沟通,将最新的扶贫政策记在心里并及时的传达给贫困群众。
为了将所有贫困户的故事如数家珍装进脑海,把贫困户每张沧桑的脸庞刻在心上。他不管白天黑夜的入户、走访、调研,与村、社党员干部和贫困户座谈,认真倾听贫困群众的意愿,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想发展什么,想在哪个方面得到政策扶持,把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摸准摸实,一条条记录清楚,贫困群众的所需所想就是他努力的目标。通过认真调研,他参与了《楼街乡脱贫攻坚五年工作规划》、《、、、、楼街乡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的制定,配合主管领导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出的“望、写、问、帮”四步工作法,还在通化日报上作为典型推广。
为了给每一户贫困户精准施策,多少个节假日他在办公室挑灯夜读熟记扶贫政策,多少页工作笔记在黑色圆珠笔的标注下浓墨重彩,多少本扶贫手册在日常的走访中被刻在心中。成为扶贫专干至今,他的足迹遍布全乡12个行政村35个自然屯,累计入户余户次,完善档案资料余档,累计录入国办扶贫网信息多项,参加省、市、县培训30余次,累计培训乡、村及包保干部50余次。
舍小家为大家,他是孩子眼中的“坏爸爸”
扶贫工作艰苦而琐碎,但这对曹伟而言都不算什么。他经常说,工作疲惫可以克服,为的就是早日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他时刻牢记自己不只是一个父亲、丈夫,更是一名乡镇扶贫干部。由于长期加班,他成了孩子眼中的“坏爸爸”。刚接手扶贫工作时为了做到精准识别他始终往返于乡政府与村里,与领导同事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常常三五天不回家。他的孩子经常的问“爸爸,你每天都在忙什么呀?怎么连家都不回”,“爸爸是为了更多的贫困小朋友能够上好学”曹伟这样说到。而她也经常这样安慰她的爱人“这段时间忙,等忙过这一阵就好了”。善解人意的妻子总是默默的点点头,因为她知道丈夫忙碌为的是什么。
为了外出考察扶贫产业项目他将年迈的母亲从楼街乡接到朝阳镇照顾怀有身孕即将待产的妻子。妻子生产当日他还在贫困户家中走访,乡里的领导得医院护理妻子待产,他确说“没事的,我妈妈在那边,她可以照顾”,固执的他最后还是被领导强制的“撵”了回去。当晚,她可爱的二女儿降生了,看着可爱的女儿,看着爱人术后疼痛的样子,看着年迈母亲疲惫的眼神,他流泪了。但他知道,家人需要他,贫困户更需要他。只有贫困户脱了贫,日子过好了,他才能安心、放心地回家。陪了妻子一夜,第二天他又回到乡里,继续梳理档案、走村入户、推进项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是执着的追梦人
参加扶贫工作五年只在弹指间,五年里,他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己的“初心”。情系农村,服务贫困群众,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曹伟同志奋斗的目标和永远的追求。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楼街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包保部门、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召开联席会,研究贫困村产业项目,会上他总是积极发言,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作为土生土长的楼街人,他带领扶贫办的同事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耕地分布情况拟定了多个扶贫产业项目供领导参考。在确定了产业项目以后,他又多次往返于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办里相关手续。资金到位了、项目实施了,而他变的更忙了。每天他最早来的到中草药种植基地及苦瓜大棚前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叮嘱技术人员要注意安全生产要实施标准化耕作。天气情况成了他最关心的信息,每逢恶劣天气,他担心作物受损,顶风冒雨行走在泥泞的山路上,皮鞋变成了水鞋、裤子变成了泥管,不忘这份“使命”牢记这颗“初心”让他无比坚韧,让他砥砺前行。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中草药、苦瓜长势良好,喜获丰收。一个个绿橙橙的苦瓜爬满了架,一片片翠绿的板蓝根叶子铺满了大地。他笑了,贫困群众也笑了,项目获利了,贫困户分到“红”了,完成了贫困户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楼街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曹伟同志的辛勤耕耘下,楼街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及贫困群众的一致认可。截止目前,楼街乡建档立卡贫困户除去死亡的,剩余户人已全部脱贫,贫困户年平均纯收入由原来的元提高到了如今的元。五年来,累计争取、投入各类资金余万元,危房改造户,硬化道路20公里,建设文化广场6个,10个村的饮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发展扶贫产业项目4个。目前全乡12个行政村有线电视信号覆盖率和行政村、学校、卫生室网络宽带覆盖率达%;行政村通硬化道路率%;行政村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行政村自来水覆盖率%;水质合格率%。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曹伟同志就是奋斗的践行者,历史进程顺流而下,脱贫攻坚工作无疑是这个时代的长征。他始终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信念,他用自己的热血与汗水体现着青春的价值,他让平凡的人生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他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基层扶贫干部忠于使命、忠于事业、忠于群众的庄严承诺!(记者王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