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又是中秋,想起那年我第一次出远门上大学,妈妈把中秋的大西瓜一直存到了我春节回家……
那年
我去上大学
千里之外的母亲来信说
三儿,中秋节你不在家,我给你存屋里(家里)最大的西瓜,等你放假回来吃……
信
是母亲直接拿红色的油笔芯(圆珠笔)写的
上世纪我上大学的年代
农村条件尚不能完全供起一个大学生,更何况我家里同时有两个大学生。
所以,去上大学的时候,我带了所有我的学习用具。家里应该没有一支笔了。
我不知道当时母亲在哪儿翻出来我用剩下的这个笔芯!
字体
歪歪扭扭,扭扭歪歪
信
写了三四页
错别字一个撵着一个
字
好多只能看到笔画,因为用剩下笔芯长时间不用,油没有多少了,也根本写不流畅了……
收到信是中秋节,我们山南湖北的同学坐在一起吃班级发的月饼,侃着家乡的各种习俗和家里的好吃的。
学校过中秋取信的同学喊我:X有你老家的信!
坐一起的围过来,看到红色的油笔芯写的信封,歪歪扭扭的字体:这是谁给你写的?
爹妈没有给我写过信。
爹能写,但是,他觉得儿子大了,他不想那样矫情;妈想写却写不了,我一起认为妈识不了多少字!!!
所以,我根本想不出来,这红色的字究竟是谁人写的?
因为老家在落后的甘肃乡村,所以有女同学嚷嚷:是不是你农村的媳妇写来的?
我想了一下,没有!但是红色的字,中秋能准时到达的信,在老家已然是没有这样的人了。
在那打公用电话是土豪消费年代,过节时能收到亲朋好友的信,已是奢侈。
年轻懂我们想家的辅导员会每天过路帮我们取两次信,但是信还总是姗姗来迟……
不过,几个有男女朋友的,信总是能很准时的到达,分享这种准时自然成了我们一起玩耍小伙伴最幸福的事。后来习惯了,我们会幸福的一起等待某个男朋友、女朋友的来信。
所以,特别的红字信被别人当作女朋友的信强拆开了:
但是土得掉渣渣的长方形的信纸叠法,跌破了所有人的幸福向往和期待。不过红色的字还是诱惑有人打开信纸去看落款。
信称呼很正常,是去了姓的名字。
落款,只有一个字:妈!
****************
说一个当时我们大学生活的小插曲:
这种准时的信,拆开的权力往往被别人剥夺,第一次读信的权力也不会属于你。因为我们都奢望至少分享男朋友、女朋友叠的各种花式的信纸,还有很少见的、很奢侈的好看的信纸。(除了谈恋爱用,这纸我们根本就买不起的。)
信纸如果某个信里,有被叠成心的信纸,那基本上算是修成正果了。在那个年代是何等的幸福和令人向往之事。
浪漫的叠法只要出现一个ROMATIC信纸的叠法,会很快在全国所有的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的。遗憾的是,我们好多人虽然学会了,但是大学四年也没有找到一个这样叠信的人?
我们虽然都会强拆别人的信,但是内容却只限看称呼和落款。信里的称呼,往往会代替他们的姓名,被我们所有人亲切地呼来唤去的。
一次同学聚会,我们几个男生女生,还是用某男同学他女朋友信里的“机器猫”称呼,结果他老婆醋意大发:原来所有人都这么叫你,冤枉我大学给你写那么多信!
****************
因为是妈的信,男生自然没有兴趣,顶多是“妈妈准备的一长摞唠叨”,倒是大部分女同学都传看了。
有一个和我关系好的南方的女同学还专门找我说:
名字不能用红色的笔写,信封更不能用红色的笔写,告诉你妈妈,以后写信要注意各种细节,……
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因为妈的错别字,因为妈用红色的笔芯写信,不知道被多少女生笑话老土和无知,虽然没有人在我当面说……
有一次和这女同学打电话,她说你也算是有心思的文艺青年,却猜不到我们女生怎么背后说你妈妈的信!
我说,你们又不当儿媳妇,怎么说倒也无所谓,再说又没有恶意。
后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她给我发短信:她妈妈癌症去世了。她妈妈说,因为她给她妈妈说起过我妈妈在我上大学时写给我的错字边篇的红色笔芯写的信,在她看来也是相当幸福的事,但是她妈妈因为没识几个字,所以在她上大学期间没给她写信,终是遗憾……
她妈妈,是带着这个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读她的短信,我眼泪忍不住如雨滂沱。赶快去翻找我母亲的那封信,但是,纵使我翻遍了所有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了封的影子了!
好像,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没了。
那时候,大学放假回家,背的行事囊里总有几封舍不得离身的信。
那封信,始终在我的夹子里面的。
后来,我旅游专程去看这女同学。
她告诉我,他爸爸曾告诉她,她妈妈听了她说的我妈妈给我写信,也曾一直学写字,也想给她写信。但是信写了好多,因为错字多,字写的难看,怕同学看了笑话她。就一直没有发出去。
她带我去看她爸爸,我见到了那些永远也不可能再发出的信……
女同学说,她还记得我妈妈的信中说:你有鼻炎记得平时多穿衣服,你性子直不要和同学吵嘴……
其实,我后来一直努力想信的内容,却死活也想不起来一个字……
我记忆力是相当不错的,小学的好多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大学同学聚会,我能记起大学的所有细节。
我能记得所有同学的信的内容,唯独忘了妈妈的信……
那年寒假放假回家,刚进屋,妈妈就抱来几个大西瓜,打开一个是坏的,接着又打开一个,还是坏的……
一边打西瓜,妈妈一边唠唠叨叨:哎!早知道放在另一个屋里了……哎!我还想让你泡月饼吃呢……
后来,过年的时候,妈妈从姥姥家拿回两个冻成冰疙瘩的西瓜,削了皮,然后放在盆子里,化了水,让我泡月饼吃。
西瓜泡馍老家的月饼这是老家冬天的西瓜的吃法,西瓜是放到天冷后,西瓜自动冻成冰疙瘩,然后消了水喝。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喝一口西瓜水都是奢侈,我却有西瓜水泡月饼吃!
老家的月饼,也绝非我们现在流行传统月饼那么小,一般的都比馒头要大。
还有一种,是锅有多大,月饼有就大多。
大月饼邻居婶子埋怨我妈妈:儿子这么大了,不应该这样惯着!别人家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总惯着!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觉得我是儿子,我需要为父母承担些什么。
爹妈没有吃,他们却只看着我吃,我这儿子当的也太窝囊了!!!!
我们一直认为,父母的“娇惯”会害了孩子,其实不然,大非然也。
我就是在父母这样的“娇惯”中长大,而且长成了真正的“男子汉”。
昨天,中秋,上初三的女儿准备好月饼,喊我献月亮时,我又一次想起了母亲的那封红字的信。
这是女儿的杰作且不知道,是母亲发现红字不合适,还是错别字多,悄悄拿去扔了?还是我不小心弄丢了?
且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母亲,是不是亦然给他的儿子写信?
且不知道,再写信母亲会不会用纸卷一下笔芯(好拿)?
且不知道,母亲会写多长时间?
且不知道,母亲眼睛老化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