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龙(.11.10—.8.21),字起潜,号匋誃,别署隶古定居主人、小晚成堂主人,笔名路康。江苏苏州人。年起,先后就读上海南洋大学机械系、国民大学国文系、持志大学国学系,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燕京大学图书馆。年7月,应叶景葵、张元济之邀,离开北平,南下上海,出任私立合众图书馆总干事,主持馆务。年6月,合众图书馆捐献上海市人民政府,次年改名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年10月与上海图书馆、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四馆合并为上海图书馆,顾廷龙先生历任副馆长、馆长等职。其人工书法,精于目录版本之学,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图书馆学家。主编《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影响深远。著有《吴愙斋先生年谱》、《古匋文孴录》、《说文废字废义考》、《章氏四当斋藏书目》等,今人汇编为《顾廷龙全集》。生平可参看沈津先生编《顾廷龙年谱》。
《顾廷龙全集》收录专著、论文、书信、随笔等,而未及日记。日记稿本现存十五册,已由顾廷龙先生哲嗣顾诵芬院士捐存上海图书馆,全稿起自年,终于年,前后凡六十二年,惜多有缺失,现存部分依次为:
年日记一册,书衣题“平郊旅记”四字,写于“艺经楼”绿格稿纸上,每半页十一行。前留白页天头记“廿一年岁壬申”一行。存年10月1日至11月29日,记其就读燕京大学时事,彼时正搜集吴大澂资料,编写《吴愙斋先生年谱》。
年至年日记一册,书衣题“日记。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写于“艺经楼”绿格稿纸上。存年1月1日至12日,年7月13日至8月6日,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年1月1日至4月23日。内有年离开燕京大学南归,到上海任合众图书馆总干事之旅途经历。
年日记一册,书衣篆书题“读书日札”四字,下有小字注“二十七年始”,写于“有美草堂”乌丝栏稿纸上,每半页十行。存年1月1日至3月20日,并非每日皆记。日记后有札记数条。
年至年日记二册,一册书衣题“虚度岁月”,写于“艺经楼”绿格稿纸上。存年4月20四至8月31日。另一册书衣题“蒲寓新记”,写于“隶古定居”红方格稿纸上,每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二字。存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年日记一册,书衣隶书题“匋誃日记”,并注“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月1日至7月25日写于“隶古定居”红方格稿纸上,7月26日至12月31日写于“合众图书馆”蓝方格稿纸上。
年至年日记合一册,书衣题“匋誃日记”,并注“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卅四、一至十二,中缺”,写于“合众图书馆”蓝方格稿纸上。存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年1月1日至4月29日、11月1日至12月31日。
年日记一册,书衣题“三十五年日记。一月一日至七月十一日”,写于“合众图书馆”蓝方格稿纸上。存年1月1日至7月12日。
年至年日记一册,书衣题“卅六年”。存年1月1日至12月18日,年1月30日至2月6日。
年日记一册,书衣题“养新日记”,写于“荣宝斋藏版”朱丝栏稿纸上,每半页九行。存年1月1日至12月6日。
年至日记二册,上册书衣题“虚度岁月”,写于“荣宝斋藏版”朱丝栏稿纸上,始于1月1日,止于10月17日;下册书衣题“养新日记”,小字注“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一日”,写于紫丝栏稿纸上,每半页十行,存11月1日至12月31日、年1月1日至3月3日。
年至年日记一册,写于“海盐涉园张氏文房”乌丝栏稿纸上,每半页十行。存年8月1日至16日,年4月1日至12日、8月1日至9月16日,年2月5日至6日、4月1日、11月22日至23日、12月1日至9日,年4月2日,年1月1日至14日。
年日记一册,写于朱丝栏稿纸上,每半页十二行。存年4月1日至28日,年3月12日。
此外,杂录一册,内存年1月4日、14日,9月7日、22日至27日,10月13日、24日,11月1日日记。另有零页二纸,为年2月2日、3日日记。
日记早年部分大多以毛笔书写,年代以后部分间用硬笔。从日记现状推测,顾廷龙先生生前曾多次审阅、修改,盖全部稿本每册均有涂抹、勾乙处,分别用毛笔、钢笔、红圆珠笔、铅笔等改字,此外涂去内容颇多,有一日涂去一二字句者,有一日悉皆涂去者,有连续涂去数日者,有一页剪去半页者,甚有整页撕去者,且并不止一处,于今已无法恢复原貌,殊为可惜。
日记之外,顾廷龙先生晚年移居北京时,随身携带合众图书馆资料一宗,主要为年至年间合众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年度工作报告、财务统计表等,兹将各部分内容按册集中汇编,命名为“一个图书馆的发展”。这一题名,源于稿本中所夹一张便笺上顾廷龙先生所手拟者。内容包括图书馆的简单沿革、顾廷龙先生手批油印本《合众图书馆十四年小史》、顾廷龙先生撰《合众图书馆年度工作报告》稿本、油印本—年工作报告、《议事录》稿本、财务报告原本、移交清目油印本及书信、文件底稿等。其中,《议事录》一种原本早在十余年前已流散拍卖场,藏家竞得后曾请王煦华、沈燮元等先生题跋,不料旋即意外失去,至今不知流落何处,幸当时留有复印件,今据复印本整理。另外,书信中年11月15日致朱启钤一通亦从拍场所见,其余均系顾廷龙先生旧藏,现捐存上海图书馆。
从上文列举可知,现存《顾廷龙日记》主体之年至年,正是他苦心经营合众图书馆时期,而这宗图书馆史料时间、内容与《日记》本身重叠,并可补《日记》年后之缺略,是以一并整理,附于日记之后,以便读者两相参证。盖不但对研究顾廷龙先生早年学行有重要参考价值,且于研究合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之历史,实大有裨益。
《日记》的整理工作,最初由师元光先生完成全部文字录入与内容排序。年11月,经沈津先生居中介绍,我与同事进京到北苑顾诵芬院士家中,代表苏州博物馆接受《复泉井栏题字册》的捐赠。席间谈及《顾廷龙全集》未收入日记的遗憾,随后师元光先生称已整理出《日记》初稿,希望有合适的人来完成后续的校勘工作。至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特展在苏州开幕,师元光先生南来,见面时向我正式提出,希望我能接手《顾廷龙日记》的整理、出版工作。个人深感此事义不容辞,遂多方联络,至同年秋,蒙俞国林兄玉成,经顾诵芬院士授权,我与北京中华书局订立合同。师元光先生功成不居,订约时对于署名一再谦让,在我再三要求之下,才同意列名第二作者,令人钦佩。接手稿件后,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师元光先生提供《日记》整理本初稿的同时,将合众图书馆相关史料的一部分整理稿一并寄示。粗粗浏览之后,我觉得该宗资料与《日记》互为表里,单行出版恐短期无法实现,故建议附《日记》以行,此事获俞国林兄首肯,师元光先生随即寄下全部文本。不过,此举虽使《日记》内容益臻丰满,却使全书篇幅增加近一倍,编校工作量随之大增、出版周期势必延长,直接导致此书面世较原定时间推迟一年有余。
其次,《日记》原为简体字录入,后转繁体,鉴于繁、简互转易生讹误,而简体字本受众更广,前此之《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陈乃乾日记》、《容庚北平日记》等均用简体字,故决定全书采用简体。师元光先生在整理文本过程中,参校《顾廷龙年谱》引录有关《日记》条目,兹核之上海图书馆提供全部日记稿本数据,一小部分片段未见原稿,无法校对,故不得不割爱,望读者注意。
再次,《一个图书馆的发展》初稿将年度报告、议事录、财务报告、书信、文件等按年月顺序重新编排,恐未必尽当,故仍复其旧貌,按原内容分类汇总,既清眉目,又便校对。至于零星之底稿、信片、笔记之属,列入附录,考其年月,略为次序,亦不敢自信无误。
本书出版过程中,承沈燮元丈赐题书名,北京大学张剑、上海图书馆陈雷等先生襄助良多,责编白爱虎兄严加校雠、匡我不逮,在此并志谢忱。唯自感学殖浅薄、识见有限,容有讹误,尚望博雅君子,不吝赐教是幸。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十日,李军谨识于吴门声闻室。时当顾廷龙先生一百一十八岁诞辰,余方四十初度也。
顾廷龙先生哲嗣、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顾诵芬先生正在翻阅《顾廷龙日记》
文献学家、古文字学家顾廷龙先生一生学习、生活、交游全纪录
《顾廷龙日记》
顾廷龙撰李军师元光整理
简体横排
32开精装
-7---4
.00元
顾廷龙日记(精装简体横排)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1购买内容简介
顾廷龙(—)是当代最著名的文献学家、目录版本学家,先后任职于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其遗留日记手稿,现存年1月至年间记录,略有缺载,但—年部分相对保存完整,记录了顾廷龙经办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的详细经过,并涉及他与民国学者、私人藏书家、书商等交往的记录,内容丰富,是了解、研究近代文化史、学术史、书籍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日记后附录—年上海市合众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工作计划、简报、年度总结等全宗材料,是研究民国时期北平、上海等地的学术史、经济史、生活史,以及中国图书馆史重要的文献资料。
作者简介
顾廷龙(—),江苏苏州人。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担任燕京大学图书馆采访部主任、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总干事、上海图书馆馆长等职。长期主持上海图书馆工作,并致力于文献的收集何版本目录学的研究,主编《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影响深远。著有《吴愙斋先生年谱》、《章氏四当斋书目》等。
李军,江苏苏州人。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著有《访古与传古》、《春水集》、《佣书读画录》等,整理有《二叶书录》《遐庵清秘录遐庵谈艺录》、《鹤庐画赘》等。
师元光,陕西西安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历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专职委员、顾问。编著有《自将摩挲认前朝》,主笔或参与撰写《顾诵芬》、《王士倬》等航空人物传记。
目录
滑动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