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专家刘军连 https://m.39.net/disease/a_9376884.html
一件事情如果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怎么办?一般的人也许会告诉你:“那只能放弃了。”但善于运用逆转思维的杰出人士却会这样说:“找不到办法,那就改变问题!”
在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大陆,一种方便、价廉的圆珠笔在书记员、银行职员甚至是富商中流行起来。制笔工厂开始大量生产圆珠笔。但不久却发现圆珠笔市场严重萎缩,原因是圆珠笔前端的钢珠在长时间的书写后,因摩擦而变小,继而脱落,导致笔芯内的油泄漏出来,弄得满纸油渍,给书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人们开始厌烦圆珠笔,不再用它了。
一些科学家和工厂的设计是为了改变笔筒漏油这种状况,做了大量的实验。他们都从圆珠笔的珠子入手,实验了上千种不同的材料,以求找到寿命最长的“圆珠”,最后找到了钻石这种材料。钻石确实很坚硬,也不会漏油,但是钻石价格太贵,而且当油墨用完时,这些空笔芯怎么办?
为此,解决圆珠笔芯漏油的问题一度搁浅。后来,一个叫马塞尔比希的人却很好地将圆珠笔做了改进,解决了漏油的问题。他的成功是得益于一个想法:既然不能延长“圆珠”的寿命,那为什么不主动控制油墨的总量呢?于是,他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实验中找到一颗“钢珠”在书写中的“最大用油量”,然后每支笔芯所装的“油”都不超过
经过反复的试验,他发现圆珠笔在写到两万个字左右时开始漏油,于是就把油的总量控制在能写一万五六千个字。超出这个范围,笔芯内就没有油了,也就不会漏油了,结果解决了这个大难题。这样方便、价廉又“卫生”的圆珠笔又成了人们最喜爱的书写工具之一。
马塞尔·比希发现解早够结实又廉价的“圆珠”这个问题比较困难,便将问题转换为控制“最大用油量”,既然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漏油的这个问题,那就给笔芯规定一个最大书写量,改变原有的问题,问题同样可以迎刃而解!
上面这个案例就是在教我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一个解决办法那倒不如尝试去改变问题的出发点,换个出发点,同样也是可以解决现有问题,你学会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