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能力提升如何培养或提升洞察力

职场能力提升:如何培养或提升洞察力?

我们期望我们每一个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具有远见卓识,当然我们也期望我们的中层经理也具有洞察力,以提升公司提前发现公司内部问题、发现公司外部机遇的能力。如何培养洞察力呢?

1、我们可以使用发散思维来培养洞察力,也就是解决问题时从多方面寻找一切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循规蹈矩。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中心环节,同人的创造力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发散思维常使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比如:有一家生产圆珠笔的公司,客户反映,圆珠笔漏油,把衣服都弄脏了。工程师们都从如何增加圆珠的耐磨性或者减少摩擦力等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工程师问路过的一小孩:圆珠笔漏油怎么办?孩子回答说:漏油就扔掉。一句话提醒了这工程师,他开始逆向思维,他拿来一只圆珠笔做实验,当写到2万字时,就开始漏油了,于是他建议将圆珠笔芯的长度缩短,写1.8万字时,油就用光了。这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圆珠笔漏油这一技术难题。

2、我们可以使用颠倒法,即试试倒置因果,试试逆向思维。如,以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来举例。要使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就得把小朋友和水分开,多数小朋友想的是“人离开水”,要把小朋友从缸里拉出来;但是司马光想的恰恰和大家颠倒一下,因为缸高,他自己人矮,力气小,无法把孩子拉出来,所以司马光采用了“水离开人”的办法,砸缸让水流走,缸里的孩子因此而得救。这样逆向思维往往有很好的结果。正如诗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切只需要换个角度看看。

3、我们可以借助五官之外的工具。如:在发达国家,笔迹分析的最主要用途是企业招聘选用高级人才和对人才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之心理学测度量表也被经常用来测评一个人的能力,这就可以帮助中层经理去认识自己的员工。

4、我们可以采用系统的方法,不需要天才,凡夫俗子也能产生突破性的构想。所需要的不过是构思新机会的严谨方法,以及以顾客为本的发现程序,该程序可用于测试和挑选新机会。如,我们可以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系统思维,以洞察公司所面对市场的可能机会:

首先从扩展业务定义开始,接着在这些扩展了的边界上,详尽地描绘机会空间。形象化的表达很有助益。一家公司定期把各种机会描绘在一个立体上,三根轴分别代表某个类别产品的潜在使用者、产品的潜在用途以及可能带给顾客的好处。每个方法代表一种可能的机会。找出空白的方法,构思可能填补这些空白的产品。利用立方体,公司找到了创新流程的方向,并照此前进。

体察顾客的经历,找出他们最不满意的地方。了解顾客的全程经历,就可以从中找到线索来提交解决方案。

不要将洞察先机的责任下放,最接近顾客的人最可能有第一手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往往不为人所知,高高在上的人由经验形成的想法,与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突破性的创新者在创意产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管理层的参与,当主管们承担了洞察先机的责任时,他们将会发现世上没有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对中层经理而言,要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尤其要注意:

1、要注意“自我超越”――超越我们当期的现实以达成我们心中真正愿望。我们心中真正愿望的就是“愿景”。愿景与现况应该是有差距的,且这差距应该是一种力量,将我们朝向愿景推动。

2、心智模式:“未来情境法”是提升心智模式所采用的第一项工具,他强迫管理者去思考,在各种未来可能的情境下,应如何管理企业。这样可以弥补对于未来只做单一假设的不足。当管理群在他们的心智模式中,发展出对几种未来可能情境的共识后,他们变得更能感觉企业环境的改变,也更能够回应那些变化。

3、“求真的力量”在组织中不断相互以检验彼此最根本的假设,来追究问题的真相。它是用一种非常特殊而看起来很“危险”的技术来沟通,以穿透团体中人与人之间那些虚伪而令人无奈、沮丧,甚至于导致误解、敌视、交相指责的“隐形墙”,进而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使团体在心智上由“普通灯泡散漫的光”转化为“雷射光”一般强大而持久的凝聚力,以及心灵上的高度默契。

先天下知而知是中层经理所追求的,只要我们注意改进自己的心智模式,注意自我超越,我们的洞察力就会得到提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