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不出圆珠笔头的尴尬,被首钢成功破解

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会上的一句话让“中国制造”成为了讨论的热点:“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这一“圆珠笔之问”一时之间成为了中国制造业之痛、中国制造业之殇。

而如今,这样的尴尬被首钢成功破解。

首钢吉泰安新材料公司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由6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攻关团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圆珠笔头球座体材料。他们在对超易切削材料的化学成分、超易切性能、笔厂生产要求等20余项技术指标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攻克了微合金成分精准冶炼、冷拉钢丝易切削性控制、增加材料耐蚀耐磨性能等6大技术难题,摸索掌握了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三个阶段六个轮次的试制,成功研发出圆珠笔头球座体所用的超易切削不锈钢,其工艺技术及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小圆珠笔头为何这么难做?

我国是拥有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多亿支的制笔大国,然而生产球座体的原材料却高度依赖进口。笔头和墨水是圆珠笔的关键,其中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碳化钨球珠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我国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但球座体的生产,无论是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圆珠笔头的生产对加工的精度、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很高的要求。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圆珠笔头球座体结构示意图

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笔头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毫米。

▼圆珠笔头工作原理示意图

--End--

现已开通钢铁行业交流群

入群,请后台发送消息“入群”二字

推荐阅读

59位中国钢铁业富豪,你认识几个?

上市钢企领导薪酬排行榜,钢铁行业平均薪酬超银行、房地产。

趣闻:钢铁行业竟然有这么多好吃的!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