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不服在不服中走向世界

作者:朱明琪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曾经,中国多家制笔企业年产超亿支圆珠笔,却面临造不出小小圆珠笔尖的尴尬。中国一家钢厂历时5年攻关,终于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解决中国圆珠笔长期承受的缺“芯”之痛。

曾经,很多国人去日本疯抢智能马桶盖,中国的卫浴行业倍遭质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卫浴设备生产国,难道连一个智能马桶盖也搞不定?但很快卫浴行业攻破智能马桶盖核心技术,去日本“淘”马桶盖的历史就此翻篇。

这样的故事正在中国很多制造行业中上演着。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批“中国式不服”企业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它们不顾偏见与质疑,在用不同的方式坚持着“中国智造”的信念,攻克行业核心技术壁垒,打破国外垄断的窘境,而这些企业不仅是行业头部巨型、大型企业,还有大量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中小微企业。

近年来,在这样一群敢闯敢拼、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中国企业家引领下,各地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滚滚热潮,一批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不断涌现。

在微众银行拍摄的微电影《不服》中,一家专注风电核心器件领域的企业就是这些优秀中小企业代表之一。他们匠心筑梦,凭借自己的技术与实力,上演了一场中国风电行业的“不服”故事。

谈起企业家精神,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是果敢与坚守的较量?还是不断自主钻研的创新?抑或是在困境中越挫越勇的精神?

一.“不服”的中国风电企业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国伺服驱动技术取得重大进步,但产品可靠性等方面的短板仍制约着我国数控机床的配套及应用,并持续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直到十多年前,一些机床厂家依然依赖国外的伺服系统,一度使得国产数控机床在价格、交货期、可靠性等方面处于劣势,更无心力开发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丢失巨大的市场份额。

而国外伺服驱动企业占领了高地,他们早早就进入了全球最大风电市场,建立了产品壁垒,确立了市场领先地位。尤其在风力发电机领域,伺服驱动器扮演着类似于“心脏”的角色,但国内的风电行业却一直依赖进口品牌。

如果解决不了“受制于人”的问题,风电行业的未来发展就会受限,将核心技术握在手中是唯一出路,很多“不服”的企业主动肩负起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重任,他们坚信:国外能做到的技术,我们也一定能做到,不为别的,我们就想做中国人自己的品牌。

短片《不服》中原型企业深圳众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阎总认为:“抢占高端市场必须要做精品,每一项性能都要达到或者超过一线进口品牌,同时还要发挥本土成本优势,执行平价战略。”几年后他们的产品成功打入了风电产业的核心产业链。

正是这种“不服”的精神驱动风电行业前进,从依赖进口、到独立研发、再到进口替代,近年来国产伺服技术飞速提升,让我国在制造业核心技术上占领了一定的话语权。

二.在“不服”中走向世界

那么,为什么众多中国企业要如此迫切地把风电产业的核心市场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当下,风电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中国明确提出了“年力争碳达峰、年争取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严控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风电和太阳能因为能够生产大量的“绿电”而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