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买了一批二手书,还有些时日才能收到,我每天都不自觉要看好几次物流信息,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期待某些东西的到来了。
我以前只喜欢新书。总觉得都花钱了,还不如干脆买本新的呢,何况我特享受撕开外边儿保护膜的感觉,特别是一箱子书到货了,全部一起撕开、然后再按我的喜好放进书架的感觉。好幸福啊!不过最近因为囊中有些羞涩,却又实在心痒想购入一些收藏已久的书,翻来找去,我还是点开了买书届知名的某app,真可谓是因有尽有。我想买的、曾找过却没买到的、之前听人推荐过的、新被图片还有简介种草的……实在太多了!关键是还很便宜!甚至可以选品相!有些我想要的暂时没货也会标示可能会收到的时间,我还可以先预定,然后等消息!真是太方便了!按照本人的感叹号个数就可以看出我有多满意这个服务!当然了,除了囊中羞涩,咱读书篓子也还是要文艺文艺,上升一下才行。说到二手书,另一个吸引我的点,就是那种传承的感觉。曾在学校图书馆盲借了一本原版的罗素写的,小小的,贼薄一本,借的时候没带啥心眼,回到宿舍才发现暗藏玄机,就这么薄的一本小书里,承载了起码有三个人的痕迹,有的是标了他觉得重要的句子啦,有的是短暂写了点自己的想法啦,又有铅笔、又有圆珠笔,纸已经发黄了,但是那些字迹看上去还是相当有力。不过这可不是鼓励大家随便在借来的公共财产上面乱涂乱画啦!只是对于这种已经有了的,还不是破坏图书的痕迹,我这种感情泛滥的人就是忍不住觉得感动。我偏向购买那些有轻度划痕的书,希望可以收到前主人的想法,虽然听起来有点变态,但是这莫名让我有种满足感,从中感受到别人的生活痕迹,然后从某一个方面大概了解到对方是个怎么样的人。曾经有人因各种原因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或多或少给他留下了一些记忆,当然也可能完全没有,然后他就因为机缘巧合被转寄到了我的手上,一个对于这本书过去的生活全然无了解、无心理准备的人,开始看到另外一个人的痕迹,多么有诗意的一件事情啊!
不过仍然不喜欢二手书也没有关系,有些人是连自己都不愿意在上边留下划痕;有些人特别宝贝所有的书,用各种方法保护它,希望暂缓它的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书方式,没有谁比谁的说得上更好。最关键的永远都是书本身,思想被记录成文字,文字被印刷在一张张纸上,这些纸又被有顺序地组织成了一本书,再被传到某一个读者的手里,有人看到了这些的价值,也是为传承。
真好!?(cr.水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