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锈钢线材到笔头
精准切割精确安装
“圆珠笔头之问”有了答案
“中国笔王”的坚守与执着
造就了圆珠笔芯
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成功
“贝发集团攻克了圆珠笔头技术
让中国实现了圆珠笔头的自主研发和生产
令人敬佩
”这是7月0日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和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座谈时的赞叹之语。
王永康等市领导和邱智铭一行合影
作为一家著名的文具企业,贝发集团是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攻克技术难关,圆满解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圆珠笔头之问”的?
贝发集团出品的高颜值G0元首笔
昨日,小布对邱智铭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邱智铭
总理之问
“圆珠笔头之问”
年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一次座谈会上,首次提到“圆珠笔头之问”,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年初到达沃斯开会,发现人家的笔很好用,后来他特意问有关部门,中国制造的笔能不能做到书写这么流畅。克强总理感叹说:“中国制造业要经得起中国消费者的检验,所以中国制造一定要突破这个难题”。
笔尖钢要造出来非常不易
被称为中国“笔王”的邱智铭,当时闻听此事后就觉得特别尴尬。
“我国有多家制笔企业、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多亿支……我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笔头的‘球珠’竟然还需要进口。”
原来,绊住中国制笔脚步的,是一颗小小的“钢珠”。
生产圆珠笔笔头,需要先将优质不锈钢加工拉丝成直径.3毫米的不锈钢丝,然后通过精密切削将其制作成笔尖,误差不能超过微米(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35),其中包含36道工序,甚至比制作钟表零件还要难。
这就是著名的“总理之问”、“圆珠笔头之问”......
多个单位合作
“好笔头”终面世
年,在国家科技部的组织下,贝发集团牵头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计划——“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课题和“圆珠笔墨水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中油墨水课题。
课题文件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邱智铭解释说。
小布了解到,研发高端的不锈钢笔头线材要过三道坎:一是耐磨,要保证书写—0米还能用;二是耐蚀,保证笔头长期浸在墨汁中不变形;三是要做到精细化的不锈钢极小尺度切割,当时在国内尚无先例。
为此,贝发集团和太钢集团、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分工协作,联合攻关。由太钢集团和中科院沈阳所承担不锈钢笔头线材的研发,材料合格后,贝发集团再对材料进行切削、开发、生产,直至研制出符合条件的高端笔头。
贝发圆珠笔芯制造技术
于是,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一次次试验,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终于迎来了成功的日子。
年底,课题通过了科技部主持的验收。“太钢集团和中科院沈阳所均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不锈钢线材。由线材到笔头的跨越,最终由贝发集团完成”,“太钢集团提供不锈钢线材,我们进行了精细化切割。”邱智铭说,中国“好笔头”是所有课题参与单位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结果!
贝发牵头研发的笔头、墨水、装备参加十二五科技成果展,获得李克强总理的赞誉和认可
制造“中国好笔”
冲刺高端产业
贝发集团创始于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国际商贸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文具集团,是国内首家从事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的企业。
“圆珠笔头之问”的成功解答,为集团制造“中国好笔”奠定了基础。
““中国制笔企业是时候为产品找一个全新的定位,在高端产品的市场上重新立足了”,
“我们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原创设计,尤其是它的工业外形设计,希望可以达到三菱笔书写功能的要求。”邱智铭说。
年9月,第一批中国好笔成功下线,贝发集团出品的“G0元首笔”呈现在各国元首和消费者面前,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