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当代绘画展杜文岚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展览名称:源流:当代绘画展

展览时间:年6月12日—18日

展览地点:韩国·西归浦市艺术殿堂(国立)

展览内容:展出绘画作品约70件

画册出版:展览出版同名画册,收入作者简介、作品图片等文献资料

联合策展:西归浦市艺术殿堂(国立)、韩中美术协会、当代油画

协办: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1“源流:当代绘画展”前言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两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观念相近,都具有东方文化的意象审美特质;而及至当下,由于近现代的西学东渐,还有时代的更迭,两国的绘画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面貌。

因此,以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国的当代绘画,选取各个历史节点上具有重要特征的艺术家的作品,在韩国西归浦市艺术殿堂作一个系统的展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文化意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展览,让韩国民众以及美术界近距离地接触中国当代绘画,增进了解中国当代美术史的发展样态;同时通过交流互动的信息反馈,让中国艺术家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长与不足;并且有利于两国艺术家思考在同一个文化源头下,如何借鉴各自的发展路径,从而为全球化的当代文明的发展输送能量。

本次展览作为“年中韩建交30周年暨中韩文化交流年”预热活动之一,将通过绘画艺术架起两国艺术对话的契机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定将在中韩两国美术史以及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2参展艺术家作品欣赏

《清音》

布面丙烯

50cm×50cm

《寻乐园》

布面丙烯

30cm×30cm

自说自画

杜文岚

从小就喜欢画,用铅笔或圆珠笔什么的,在随手可触碰的各种平面上画,纸、桌面、墙壁甚至床单,被大人责罚过,回忆起来就是稀里糊涂的,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白日梦世界里。这可能也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只是有的人长大后,慢慢就不画了,有的人还继续画下去,依旧用画这种方式延续内心的表达。

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继续画下去的。当有人问起我,是画画的吗,是画什么的时候,我会突然地迟疑和尴尬。不会画国画,画不好水彩,大学时学的是油画,可能因为觉得油画麻烦的缘故,也可能是兴趣点不断偏移的缘故,更多的时候是用丙烯、彩铅、墨汁等等综合着在纸上或布上鼓捣着,甚至借用电脑数码绘画处理来进行尝试。从求学之路、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来看,和绘画摆脱不了关系,也算是一直在画着的吧。画是自我表达的其中一种方式,用“有在画画”来形容自己的状态会比较确切。除了机缘巧合地参加一些展览,间隙中会接受出版社或邮政局工作的朋友之约,画一些插图和绘本,也偶尔写写,自说自画,自得其乐。

《春分》

布面丙烯

30cm×30cm×4

《北冥有鱼》

布面丙烯

40cm×30cm×6

《花非花》

布面丙烯

40cm×30cm×3

“写生”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不管画成什么模样,可能已经完全分辨不出具象形态的,但是画面最后如果能带来共鸣的,产生感染力的,我觉得笨拙的我还是离不开最初的写生积累。那些脱离了写生过程的绘画,很多时候都在涂改中苦苦挣扎不得要领,在色彩和笔触的浮华中空洞而无力。但“写生”,有时候不一定是用笔墨工具,有时候只是用眼睛和心,换一种说法,其实是“观察”。就算不在画的时候,看和听这个世界的人和物、揣摩、感受、继而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会渗透在日常,潜移默化为绘画的一部分。

《蜉蝣》

布面丙烯

60cm×60cm×4

《寂静的春天》

布面丙烯

30cm×30cm×6

植物是画面里常常出现的对象,也在我写的文字段落里多次被提及。可能和生活在雨水阳光都充沛的南方有关,只要推开窗,可以看到安静在金色阳光里的,或是被风带起柔和起伏的层层的绿意,就会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和值得感恩的。我喜欢站在植物面前观看、发呆,被它们的天然姿态所感动,不论是蜷曲的或是伸展的、饱满的或是轻盈的、尖刺的或是纤弱的、丛密的或是孤独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悄然吐纳声息,交流着生命存在的秘密。如果说我在丙烯系列《谷雨》、《寂静的春天》、《秋趣》里,还尝试着用厚涂薄染的绘画技法,为花花草草们做肖像似的描画,那么在《清音》、《花非花》和《寻乐园》里,植物们的形态会更自由一些,和我写的文字一样,松松散散,游离于自然界的真实状态,更接近诗意的抒发。

《秋趣》

布面丙烯

50cm×60cm

《趣·虫语》

布面丙烯

60cm×43.5cm

我有很多画速写的小本子。不想工作不想劳动不想努力的时候,但又觉得该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会在书架上或是桌子或是沙发上,拿起一个小本子,用彩铅、针管笔、秀丽笔涂涂画画。休憩中的家人、来访的朋友、正在喝着茶的杯子、阳光好时透过南边百叶窗帘洒在白橡木桌面上的光斑,当然还有阳台上的花花草草,都以图像的方式散在小本子的记录里,愉悦而又懒洋洋。但是也有情绪乖张和无可奈何时,这时候的涂画就近似于破坏,反反复复地画各种线条或者色块,听着笔划在纸面上的嘶叫,是一种精神治愈。有一次,点燃我情绪怒火的儿子,满脸无辜地扫视了一眼我在本子上的线的密布,竟然露出若有所悟的表情,把它们当作一种绘画手法,用在了他学校布置的sketchbook绘画作业里。尽管哭笑不得,但有时候释放内心情绪的无功用绘画,也并非一无是处。

《四月·花》

布面丙烯

70cm×40cm×3

《微光》

布面丙烯

40cm×30cm×4

今年3月份在《美术观察》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再次用文章结尾的文字,来说说我和我的画——

“在那些个安静或嘈杂的时刻,沉浸在水墨或油彩的世界,有一种洋洋自得的充实感,可以忘却日常工作、家庭烦琐和四面八方各种资讯带来的焦虑。南国的风吹拂去指尖上的姜葱气息,越过眉眼的疲乏和平凡现实躯壳,生长出来的快乐或是忧伤情绪,竟带有一种别致的、看似的诗意,短暂却又是永恒。那些断断续续拼凑出来的系列或单幅,我把它们比喻作日记本里的精神碎片,抖落在画布中,当它们被视觉化和被图像化后,就从个人的隐秘的信息,转化为公众的、可分享和被批评的,我就姑且称之为作品吧。”

《寻乐园》

布面丙烯

60cm×cm×4

《有风来2》

宣纸卡炭笔丙烯

38cm×38cm

《有风来2》

宣纸卡炭笔丙烯

38cm×38cm

《12个月的笔记》

数码绘画

28cm×20cm×9

《稻草人和小鸟》

数码绘画

11cm×16cm×6

《花的气息》

数码绘画

21cm×15cm×9

3艺术家简介

杜文岚

出生广州,现居广州。

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本科学位。

年硕士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