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笔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笔,也就是一块钱一支,在商家零售的时候,利润往往也就只有几毛钱,算不了什么比较罕见的东西,一旦用坏了,我们就再换一支,但是后来有一个消息说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一直以来都生产不出圆珠笔的笔头。我们都知道圆珠笔的笔头是金属的,里面嵌着一颗小钢珠,在纸上书写的时候,由于重力,使得管中的墨水染到了钢珠上,钢珠在纸面上滚动,从而形成书写的痕迹,这看起来是一个多么简单的过程,但是有谁能够想到,我们书写的圆珠笔的钢珠笔头,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呢。
圆珠笔这样一款书写工具,起源于19世纪末,是由一个英国人发明的,但是当时的圆珠笔在当时那个科学技术下还很粗制滥造,也完全谈不上什么批量生产,直到50年以后,美国人才改进了生产机制,降低了成本,第一次研发出来一款廉价的,可用于取代墨水笔的圆珠笔,而随着后来日本人逐渐的发扬光大以后,圆珠笔才正式成为了全世界最常见的书写工具。
我国虽然在年上海就建立了圆珠笔厂,但是圆珠笔的生产技术却一直以来都是在国外,尤其是掌握在日本、瑞士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手中,据说中国最大的笔业集团宁波贝发笔业,每年的生产量高达30亿支圆珠笔,但是从墨水到圆珠笔的笔尖都是需要从德国进口。
笔尖作为经常磨损使用的,需要极为耐磨和坚硬的材料才能制作,其中不锈钢和碳化钨是最常见的材料,虽然中国的碳化钨出口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在圆珠笔生产的关键技术上却都要依靠国外,据说生产一支圆珠笔的笔头,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不但是圆珠笔笔尖的钢珠,看似不起眼的笔尖内部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需要十分精细的技术,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水平,以中国过去的机械加工水平,根本无法完全做到。
而且生产笔尖还需要用到各种的金属元素,每一个部位出现一点差错,就有可能导致失败,球珠和笔尖的搭配也要十分的合理,既不能够让多余的墨水溢出,还能够使得笔尖在纸面上滚动,书写出所需要的壁画痕迹。生产圆珠笔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我国很长时间都需要从日本、德国进口,甚至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就连油墨也需要从德国进口,我们自然也不甘于久居人口。
从年开始,我国开始对生产圆珠笔笔尖进行技术上的攻关,而其中一些关键的技术,都掌握在国外手中,因此我们也只能从零摸索,历时五年多的失败,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材料,在经过大规模炼钢十多次以后,切出来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并在年成功制造出圆珠笔的笔尖,虽然在生产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也意味着中国从此以后可以改变了中国圆珠笔笔尖从国外进口的历史,这怎么能不让人激动和兴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