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光疗是怎么回事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107/4512720.html
王老汉六十八岁了,鳏居,无子女。
他身体还算健壮,除了政府每月的补贴,他以卖废品为生。
王老汉年轻的时候,曾有过媳妇儿。可是他媳妇儿在生孩子的时候,死于难产。他下面还有四个弟弟,王老汉的父母再也没有能力为他娶妻了,他成了光棍。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他也仿佛适应了这种独居的生活,一个人无拘无束的,想干嘛就干嘛。只是到了晚上,难免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就喝二两劣质白酒,然后晕晕乎乎的睡觉。
王老汉不抽烟。
在二十年前,他还有三亩水浇地,可以种点粮食,吃喝不愁。但有一年,土地被某厂子征占了,王老汉就再也没有土地可种了。
某厂子征用土地,给了王老汉六万块钱。但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王老汉子侄们的腰包。
“伯伯,我替你存着,需要钱时找我要,利息很高呢。”
“伯伯,我娶媳妇要花钱,这钱算我借你的。我一有钱了就还你。”
“伯伯……”
“伯伯……”
王老汉一笑,想,他们拿着,就他们拿着吧。自己一个人,也用不到钱。再怎么说,这些人都是他最亲的人。
到最后,辗转到王老汉手里的只有一万块钱。但这一万块钱,他已经很满足了。
“我干什么用钱呢?”
王老汉那些子侄,除了大年初一,过来给他拜个年,其余的时间基本上不来。
王老汉不挑理,想,他们都很忙,年轻人就该忙自己的事业。
他没有了土地可种,总不能闲着吧。他就尽其所能,大早晨四五点起来,去马路上捡废品。捡回来后,把废品放在院子里,积多了,再拉到废品站去卖。
由于院子里面全是废品,王老汉不大的家变得又脏又臭。这样一来,更没有人愿意来看他了。这其中包括他最亲近的“侄子们”。
但王老汉却始终记着他们。有时候捡垃圾时,捡到了个“好东西”,他就会拿去给侄子们。比如一支圆珠笔,他们的孩子上学可以用。
可是侄子们嫌他捡的东西“脏”,虽然当面笑呵呵的。可王老汉一走,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扔进垃圾桶,并说上一句:
“老不死的,真烦!”
就这样,一晃二十年。王老汉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就像路边的一棵野草一样,无足轻重。
直到他六十七岁那年,他从马路边“捡”了个智障女孩,他才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那是冬季下过第一场雪后,凌晨四点,王老汉穿着棉袄棉裤,去了村外的国道上。
他像大多数日子一样,捡些瓶瓶罐罐。可这一天,注定他的不凡,他在马路沟里面,看见了一个人。
他先是吓了一跳,等他走进看时,发现是一个年轻的女孩,用手一时鼻息,尚有呼吸。他四处打量,除了疾驶的车辆,再无旁人。他的善良不允许他见死不救,于是他把女孩背到了自己家里。
到家后,他把女孩放到床上,给她盖了两床被子,然后去熬姜汤。
姜汤熬好后,他用小勺往女孩嘴里喂……大概有一个多小时,女孩才醒转过来。
王老汉很高兴,他坐在床边笑着问她:
“闺女,你叫什么啊?哪的人啊?”
女孩眼光直直的看着她,不说一句话。
王老汉又给她熬了点小米粥,然后扶女孩做起来吃了,吃完后又问她:
“你是哪的啊?我送你回家吧。”
女孩不说话,目光呆滞。
王老汉明白了,这孩子脑子有问题!
女孩全身肮脏,长头发乱成一团,像个鸟窝。她大概有二十五六岁,不瘦,五官短小紧凑。
王老汉上愁了,这可怎么办啊?
他首先想到的是他那些侄子们,然后又想到去派出所求助。
派出所在镇上,离他家大概有二十里地。王老汉没有手机,无法报警,看来这条路行不通了。
那就只有让他侄子们帮忙了。
天一亮,他先去了他大侄子家。他将经历说后,侄子一愣,显然不愿意管这事。可又不好意思拒绝,扭扭捏捏的。
最后倒是侄媳妇爽快的说:
“伯伯,你别管了。等吃了饭,我就让他过去把那‘傻子’送到派出所。”
王老汉回家。
果然,七点半,他侄子就来了。不光他大侄子一人,还有他另外两个侄子,共三人。
他们开着车,三人把女孩塞进后座,女孩像被捕获的猎物,不住地挣扎,并伴随着嘶嘶的叫声。
“伯伯,你别管了,我们一定办好!”
此时王老汉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但是一个小时后,他忽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喜悦,而是一种忧伤。
王老汉在恍恍惚惚中过了五天,他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果然,在第六天的凌晨,王老汉要出门捡废品时,在门口发现了女孩!
女孩睁着大眼,在地上蜷成一团,瑟瑟发抖。王老汉赶忙把她拉进屋里,让她坐在火炉边,一并忙着给她弄吃的。
这是怎么回事?她怎么又回来了?
原来王老汉的三个侄子,根本没有拉女孩去派出所。他们只是去了村外五六里地地方,把她往下一扔,然后分别上班去了。
然后女孩东逛西逛,饿了捡垃圾吃,居然五天后,又走到了王老汉的家门前。
这岂不是天意!
王老汉大概也猜到侄子们干的龌龊事,可也没有办法。他现在能做的,只有给女孩吃的喝的,然后亲自带她去派出所。
这个智障女孩,好像比上一次来时自然多了,她好像认识王老汉,这点让王老汉很高兴。
王老汉忽然想到,这女孩也许不是天生的智障,也许能医好。
他突然有一种,给她看病的想法。
“给她把病看好了,她自己就能回家了。”
女孩吃完饭后,低着头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这样子,和平常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更加大了王老汉给她看病的信心!
人往往都是这样,在不经意间做出了一个决定。这决定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误的。但王老汉坚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救人总是好的!”
接下来,王老汉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找了出来,大概有三万块钱。天一亮,他租了辆面包车,医院。
医院的结果并不理想,县医院的神经科医生告诉王老汉,医院看不了。
王老汉很失望!
可是医生说的一句话,又让王老汉重拾信心:
“大爷,你闺女的病,我们看不了,医院没准能看好呢。”
“是吗……”王老汉激动的说。
“是的。但要花很多钱……”
“很多……多,多少钱啊……”
“大概二三十万吧……”
……
回到家后,王老汉喜忧参半,医生的话说明这女孩有药可救。可是,医院需要二三十万……老天啊,王老汉去哪儿弄那么多钱呀!
王老汉看着女孩:
她大概有一米六五左右,脸蛋胖嘟嘟的,可身材并不胖。她皮肤以前一定很白,只是多日的流浪,她的皮肤变得皴裂。她身上那件看不出白色的羽绒服,以前一定是客体大方的。她显然不是农村人,那她是……
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
随即,王老汉又想到,如果他媳妇儿当初没有死的话,他们的孩子是不是也这么大了?
——不,也许他孙女都这么大了。
……
“你叫什么啊?”王老汉无意间说了一句。
“慧……”女孩说。
其实说是她说的,倒不如说是她“哼哼”的。
王老汉大喜,她不是哑巴。
“慧!你叫慧!可怜的娃啊,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王老汉高兴的流出了眼泪。
医院大夫的话,这女孩有救!
“闺女,我砸锅卖铁,卖房子,卖血,也要把你治好!”
王老汉想到要回借给子侄们的钱。他算了下,这些年大概借出去了七万多。加上家里的三万块钱,共十万,医院看一段时间了吧。
他去侄子家要钱。
可是给侄子们要账,谈何容易啊!他非但没有要回一分钱,反而又搭了一二百块钱,给孙子们买吃的。
“伯伯,我现在真的没钱,有钱我能不给你吗?”
“伯伯,我刚买了一辆车,钱花完了……”
“伯伯,我又要了二胎,……”
“伯伯,……”
……
最后,王老汉把自己的房子卖给了大侄子,总算凑够了十万块钱!
但王老汉在村子里留下了这么一个坏名声:卖房,娶媳妇,老不正经!
王老汉拿着钱,高高兴兴的带慧去了省城。
这一路上,他自己吃馒头,但给慧买鸡腿吃。他每天最高兴的是,看着慧狼吞虎咽!
他原本以为,十万块钱,在医院里面,能治疗个两三个月。没有想到,半个月不到,十万块钱就花了多半,他没有钱了,医院赶走的现状。
慧的病果然大有起色,她的眼睛不在像以前那么呆滞了,头脑也似乎清醒了些。但她还是不能说话,只能说“慧”这个字。
但就这样,足以让王老汉高兴死了。他笑的合不拢嘴,这恐怕是他这六十七年来,最高兴的一段时期。
“王大爷,我们的治疗是有效果的。目前你要准备的是钱,可不能半途而废呀!”医生说。
是啊,不能半途而废!
可是去哪准备钱啊?
王老汉一筹莫展。
最后他想到了“乞讨”,在省城最繁华的街道,他跪在地上,博人同情。
“吆,现在这世道,这么大岁数了,还出来骗人!老不要脸!”
王老汉不说话,感觉脸火辣辣的。
到晚上,他前面的搪瓷盆里面,也有大几十块钱了。医院。不料这时候,跑来个光头,一把抓了盆里面的钱,扭头就跑。
王老汉自然撵不上他了。
这一晚王老汉没有吃饭,但还是给慧买了鸡腿。她现在是病人,需要营养。
医院的钱就告罄了,节气也快到新年了。医生们可怜他们,只是委婉的告知他“交费”,并没有说不交费会被撵走。
王老汉不糊涂,他清楚的很。可他确实没有钱了。于是就在腊月二十八,带着慧出院了。
他们无处可去,天气又冷的厉害,最后在某银行的自助取款机房里呆了半宿。
第二天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来取款,他见到王老汉和慧,很好奇,对王大爷一问,得知了他的不幸。男人当即出钱给他们两人在酒店开了两间房,然后他就回了家。
这个男人是记者李文,当天便在省报上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
七寻孤寡老人,卖房救助智障女,上演大爱无疆
第二天引起全城轰动,好多爱心人士来找王老汉,提出帮助。同时警察系统参入,将慧带走。
王老汉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回到了村子。又由于各方面压力、舆论,王老汉的侄子把房子“退”给了他。王老汉又恢复了以前捡废品的生活。
这所发生的一切,对于王老汉来说,宛如是一场梦,梦醒了,什么都没了。就像烟雾消散。
然而,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
大概一年后,一个穿着得体,文明漂亮的女孩来到了王老汉家,见到他面后,当即跪倒在地,哭着说:
“谢谢你,谢谢你,……我是慧……”
女孩真是“慧”,她病已痊愈。这次来,她是来报恩的。
她有个想法,要给王老汉养老送终。她不想喊王老汉“爸爸”,她要以身相许!
“这可不行!开什么玩笑啊!”王老汉说。
“真的,我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不是你,我早死了。请不要拒绝我。”慧跪着说。
王老汉不同意。
“我爸妈也是同意的。你不要拒绝了!”慧说。
王老汉相信慧不是一时的冲动。但不管怎样,他是不会同意的。且不说二人的经历、环境不同,单是年龄,他比她大四十三岁!
这不是瞎胡闹吗!
但慧显然不是在“瞎胡闹”,她住在了王老汉家,大有久住不走之意。
这吓坏了王老汉,他该怎么办啊?
他忽然想到了记者李文,他一定能说服慧。于是他去了省城,找李文。
这是他第二次去省城了,上一次来时,心事重重。这次来,虽然也是满肚子的烦心。但这次总归和上次不同,他相信李文。同时他也相信:
既然好事已经发生了。接下来的事,只会还是好事。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