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m.39.net/pf/a_4657304.html
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离不开文字,而文字的传递则离不开两样工具:纸和笔。作为记录和承载文字的重要工具,我国一直都讲求“字如其人”,即从一个人的字里行间看出他的品行和风骨,西方也有笔迹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在上个世纪,“笔友”成为一种文化潮流,钢笔字帖也曾风靡一时。男士们在外套胸前的口袋别着一支钢笔是一种时尚。虽然钢笔出现和兴盛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历史和文化意义就像时代的印记无法取代。
钢笔进化史
公元前年:埃及的芦苇笔(ReedPen)
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在羊皮纸和莎草纸上书写的“芦苇笔”,这种早期的笔采用的是空心管状的沼泽草制作而成,其一端被切成尖头的形状作为笔尖,将芦苇的管茎里填满用于书写的墨水,书写时挤压管茎墨水就会流到笔尖。
▲藏于卢浮宫的古埃及芦苇笔
公元年:羽毛笔(QuillPen)
在欧洲所有的书写工具中,羽毛笔的使用时间最长(7世纪到19世纪)。所谓羽毛笔,自然就是用鸟类羽毛制作而成。当时最好的羽毛要从活的天鹅、火鸡和鹅的身上拔取(小编郑重提示:爱护动物,禁止模仿!),较常见的是鹅毛,所以也被称为“鹅毛笔”。
▲“鹅们”招谁惹谁了这是......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将羽毛温热烘干,以消除会干扰墨水书写的因素,再将羽毛的末端削成笔头的形状并磨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羽毛笔不能储存墨水,须蘸着墨水书写。相较芦苇笔,羽毛笔更耐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羽毛笔通常会搭配一把“笔刀”(penknife或Quillknife),因为“笔头”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有磨损,因此需要经常磨尖。
▲GerritDou《Scholarsharpeningaquillpen》c.,25.5x20.5cm,LeidenCollection,NewYork
▲年,佳士得拍卖的一支荷兰银质的羽毛笔,成交价为EUR12,,图片来源于佳士得拍卖网
年:浸渍笔(SteelDipPen)
其实早在公元79年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就发现了青铜等金属制作的笔尖,只是由于工艺和技术的原因,金属笔尖直到19世纪才开始普及。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伯明翰的JohnMitchell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制作钢质笔尖的机器,此后羽毛笔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金属钢制作笔尖的“钢笔”,这也是现代钢笔的前身。其使用方法与羽毛笔一样,需要蘸着墨水书写。大规模生产的实现使得成本降低,而钢制的笔尖较羽毛笔尖更加坚固,因此越来越受欢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钢笔(FountainPen)
贮水笔/自来水笔(FountainPen)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钢笔,其诞生融合了许多人的发明与设计。年,罗马尼亚发明家彼得拉克波耶纳鲁(PetrachePoenaru)发明了第一支钢笔。这项设计因无法控制墨水的流动会造成墨渍或没有墨,所以还不完善。年,路易斯埃德森沃特曼(LewisEdsonWaterman)获得了第一个“槽形供墨”的专利,虽然他不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但被后人称作“自来水笔之父”。
▲沃特曼发明的钢笔,于年2月12日获得专利
年:圆珠笔(BallpointPen)
圆珠笔的发明与美国人约翰雅各布劳德(JohnJacobLoud)有关,他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可惜这项技术无法支持墨水流动。
▲Aretractableballpointpenassemblage(SchneiderK15)byJohnLoud,
直到20世纪30年代,居住在阿根廷的匈牙利记者比罗拉斯洛(LazloBiro)制作出了第一个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现代圆珠笔,其便捷性很快就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全面替代了钢笔。不过对于许多作家、文人们来说,讲究情怀的他们依然喜爱使用钢笔写作。毕竟,钢笔笔尖跃于纸上的触感和沙沙声是圆珠笔无法替代的。
▲罗拉斯洛(LazloBiro)制作的圆珠笔
细说钢笔
钢笔主要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笔尖(nib),笔舌(feed)和储墨系统(fillingsystem)。
笔尖(nib)
笔尖,就是指钢笔接触纸张的金属尖端,是钢笔最标志性的部分。因黄金的柔韧性和耐腐蚀性,早期的钢笔笔尖有少数用黄金制作而成的,黄金笔尖上面会附着一种耐磨的金属(如铱或铂)球,叫做“铱粒”(Tip)。
▲黄金制作而成的笔尖,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钢笔的笔尖大多由不锈钢与合金这两种材质制成。
▲不锈钢笔尖,图片来源于网络
▲合金笔尖,图片来源于网络
沿着笔尖的中心有一个小切口,便是笔尖的“中缝”(Slit),墨水通过毛细作用经过中缝沿着笔尖流下。笔尖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气孔”(BreatherHole),将空气带回墨水管的以防止形成真空,同时这个气孔还在结构上充当了压力消除点,有助于防止笔尖在使用过程中的反复弯曲而开裂。
▲钢笔笔尖构造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笔尖按照尖端铱粒的形状和大小有不同的种类和区分。两种基本形状分为:圆尖(round)和方尖,而常见的方尖有平尖(stub)和斜尖(italic)。圆尖的特点是在书写时无论横划还是竖划,线条粗细没有差别,大多钢笔最常见的笔尖就是配圆尖。平尖和斜尖的特点是在书写时横划相对较细,竖划相对较粗,因而通常用于硬笔书法。
▲方头笔尖,图片来源于网络
▲圆头笔尖,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见的笔尖大小可分为五个等级:极细(extrafine,EF或XF),细(fine,F),中(medium,M),宽(broad,B)和双宽(doublebroad,BB)。实际上对于钢笔笔尖的具体宽度的标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都是钢笔生产商自己决定的,而日常书写最常见的宽度就是超细和细两种,写出的线条宽度接近常见的圆珠笔。
▲派克钢笔卓尔系列(ParkerSonnet)的各个笔尖宽度的比较,图片来源网络
笔舌(Feed)
笔舌是紧紧连接在笔尖背面底部的一块黑色塑料,而古董钢笔上一般是橡胶。笔舌可以说是现代钢笔技术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辅助墨水从储墨槽中流动到笔尖,空气也通过同样的路径反向填充进储墨槽中,能够保持笔尖墨水供应的同时还能防止过多的墨水流出造成墨渍。
▲笔舌与外壳,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装好的笔尖与笔舌,图片来源于网络
储墨系统(fillingsystem)/储墨槽(InkReservoir)
储墨槽自然就是储存墨水的地方,这是现代钢笔区分于之前蘸水笔的一大特点。在钢笔的发展史上,人们发明了许多种储墨槽,小编今天介绍几种现代钢笔中常见的储墨槽。
1.墨囊(cartridge)
“墨囊”是密封的一次性塑料墨水容器,现代钢笔中十分常见。当墨水用完时,只需取出旧墨囊再装入新的即可,十分简单便捷。其缺点是需要准备和钢笔配套的墨囊,通常各个厂家之间的钢笔墨囊不通用,且墨囊的容量较小。
▲墨囊安装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SAPVapeCartridge,图片来源于网络
2.上墨器(Converter)
“上墨器”也称吸墨器,就像能够重复使用的墨囊。其安装方法与墨囊相同,相较于每次用完即换的墨囊,上墨器显然更环保。
市面常见的上墨器有:
活塞式上墨(Piston)
“活塞式上墨”,其使用原理是通过一个旋转装置吸墨,再将上墨器的活塞旋钮到底部,然后反方向旋转收回活塞吸入墨水。
▲活塞式上墨演示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活塞式上墨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挤压式上墨(squeeze)
“挤压式上墨”则是通过用手按压和松开上墨器上的金属片形成内外气压差来上墨。
▲挤压式上墨演示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PilotCON-BFountain挤压式上墨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钢笔并不需要墨囊或者上墨器,而是自带上墨系统,可以直接上墨。这种自动上墨的钢笔基本有两种上墨系统,分别是活塞上墨(piston)和负压上墨(vacuum),其原理与上墨器相同,墨水储量也更大;只是价格较贵,清理起来不太方便。
▲素有“活塞钢笔鼻祖”之称的著名钢笔品牌PelikanSouvern的经典旗舰款Souvern(帝王)系列M钢笔,图片来源于网络
▲TWSBIVACMiniFountainPen负压上墨式钢笔,图片来源于网络
3、滴入上墨(Eyedropper)
“滴入上墨”,顾名思义就是把墨水直接滴入笔杆里,是早期钢笔常用的上墨方式。其优点是整个笔杆都可以用来放墨水,储墨量大。缺点是相较后来的上墨方式较为麻烦,并容易漏墨。
▲Preppy牌滴入上墨式钢笔,图片来源于网络
收藏与选购tips
钢笔也许不能算作古董,但很多20世纪的钢笔仍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对于爱好者们同样有需要了解和注意的点。
1.明确自己的收藏需求和了解钢笔的相关信息
作为20世纪最流行的书写工具,市场上有很多知名的钢笔品牌和系列,我们需要了解各个品牌的特色和经典系列,知道自己心仪的方向,以便能在众多复古钢笔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年,佳士得香港拍卖,Cartier限量金笔,约年,成交价62,港币,图片来源于佳士得拍卖网
▲纽约佳士得拍卖,万宝龙SOLITAIREWHITEDIAMOND18K镶钻钢笔,成交价为32,美元,图片来源于网络
2.找到“靠谱”的购买渠道
传统购买渠道有钢笔展会、古董店、跳蚤市场等,从实体店挑选相当考验爱好者的经验和眼力。互联网是现今最便捷的购物渠道,足不出户也能够购买到各类老式钢笔,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值得信赖的平台和商家,确保其提供详细的钢笔信息和照片,而风笛艺术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
▲年佳士得拍卖,年制的万宝龙18K金限量版黑色树脂及琺瑯镶钻石钢笔,成交价3,美元,图片来源于佳士得拍卖网
细节评估tips
评估一支钢笔的质量和收藏价值除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