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犯错误了,这才是4岁孩子正确的绘画形

治疗头部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617/4640703.html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画了一半就觉得画完了,或者是觉得自己画的不好,就把整个画面糊糊,想要重新开始在画一张。

这期视频可以告诉你,怎么引导孩子,继续画下去,请看视频!

▽▽▽

04:21

时长:4分21秒

当小小安画好大象之后,就觉得画完了。我就问他:大象生活在什么地方?她吃什么呢?引导孩子去思考和完善。

来讲讲4岁儿童的绘画特征。

四岁前后,孩子凭印象画画

01

从头部人像到头足人像发展

每个孩子都会画人物,关于儿童画人物的发展过程系统图,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从“头部人像”到“头足人像”的发展过程,尽管画得像外星人,大人还是能知道画的是人。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提醒孩子:“是不是还长着脚呢?”

孩子好不容易自己理解出的表达形式,你一句话就否认了,是大大的罪过。孩子是用画画来确认自己的想法、发现和认知等。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认识事物和人类所具备的特征,不需要我们大人提前讲解。

“头足人像”是孩子对什么是人类的认识了解过程。

对于三岁孩子而言,从婴儿时期就可以看到爸爸妈妈总是在眼前不停地说啊、动啊的嘴和眼睛是印象最深刻的,所以孩子才用圆圈、点点、横线所画的“脸”来表现人的全部。

孩子到1岁左右开始了用两脚直立行走,不是像动物一样四脚着地。孩子的意识中,腿和脚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脸部的下面才慢慢的添上了腿脚。

这个时期画手也是存在的。

印象深刻的画的大,这幅画最大的人物是小野老师。阿明和小野老师互相信赖。第二大的,是良子,是最要好的朋友。四方框象征着幼儿园,孩子已经在罗列表达方式上开始了归纳和整理。

孩子用画来表达: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从头部人像到头足人像,然后到头体二足人像,孩子的认识程度就是这样逐步发展的。

02

动手之前先决定绘画内容

孩子在一到三岁的阶段,主要手的运动在引导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而到了四岁到六岁,则是语言能力引导绘画能力的发展。

四岁的孩子,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画画的内容,并且结合脑海中的印象,画出多少有点儿像样的形象来。

孩子到了四岁,就可以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主题来画画了。从这时候开始,孩子可以凭着在脑海中浮现的爸爸、妈妈的形象来画画。

孩子能凭着印象知道父亲是有胡子、戴眼镜的。能够抓住自己了解的父亲的姿态及特征。

在脑海中形成“父亲是这样的”印象并把它动手画了出来。孩子想要画出来的,是只有孩子能了解到的事实,即孩子内心的真实。

阿弓在公园里有时和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有时捡树叶玩,有时去喝点水。孩子把所有这些活动都用一条线来表征,在画纸上耐心地画得满满的。右上角的黑色圆圈代表饮水的地方。

贺汤小朋友画的画的是她和妈妈两个人坐着大游轮去大阪旅行的情景。那个小的是贺汤本人,和她手拉手站在一起的是妈妈。

在画纸的最边缘画的大的四方形代表游轮,而中间小的四方形代表能让贺汤从船舱向外看到大海的窗户。

另外,从四岁半开始到五岁的时期,孩子会画一个四方线把家里家外、船里船外区分开来,这是孩子的条理性表达方式在逐步提高的表现。

03

印象深刻的画的大

假如孩子画的妈妈嘴很大,那是因为孩子倾向于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画得很大。时而训斥自己,时而亲切地和自己说话的妈妈,是个爱唠叨的家伙。

这就是孩子捕捉到并存在于内心的事实。如果用绘画来表现的话,孩子就会画出一个嘴巴很大的妈妈。因此,希望这个时候妈妈不要说:“啊?我的嘴没有这么大的!”

不要把孩子的画和大人的画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价,必须承认,孩子的画是用来反映存在于孩子内心的真实的东西。只要上前问问孩子“这个,是谁?”就好了。

如果孩子回答“是妈妈”,就一定要高兴地说:“啊,在画妈妈呀!”因为在孩子的感情生活中,妈妈的存在价值得到了肯定,还有比这更值得高兴的吗?所以,嘴大点儿什么的,根本不是问题。

04

“同存表达”方式

小健画的是和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年之家秋游的情景。尽管是在画面的正中间从侧面画出了公共汽车的车身和轮胎,却用涂色的方式表征后车灯和车前面的台阶和门。

画面左侧画的是去的时候走的沙土路,右下侧画的是回来时走的柏油路,柏油路的上面还画着行车线。像这样把来回不同时间经过的两条路并列,或者是把时间的流逝表达在同一个画面的方式称为“同存表达”。

这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四至七岁儿童的绘画作品中的,学龄前儿童时期非常典型的表达方式。右上角的青少年之家,是一个用游廊连接的坚实的近代化建筑。

小健把这些都一一地真实表现出来。这幅画可称得上是平面并列表达方式的杰作。

四岁半后的画,看起来就像商品目录一般杂乱无章

05

排列事物的罗列表达方式

家长经常会看到,从四岁开始不到五岁的时期,孩子喜欢在一张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且有同一形象反复出现的情况。

就像商品目录一样,排列着形形色色的图案。这种表达方式我们称为“罗列表达”。

右下角画的是狮子妈妈在说想吃鱼。左上角画的是理惠和奶奶、爸爸、姐姐、妈妈一起在钓鱼。除此以外,还罗列出洗衣机、猫和柑橘。

画看起来是杂乱无章,但听了孩子的讲述就会知道,孩子画的是:冬天,为了没有食物的狮子,大家一起去钓鱼。也就是说,所有的事物都是因为对狮子的关心,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06

表达出了对真实生活的感受

◆这幅画是《正在扫除》的命题画,幼儿园,首先从穿针开始练习,然后让孩子自己缝制抹布。孩子用自已缝制的抹布擦地。

印象最深的,是孩子把抹布画得就像是摆在了手腕上,打扫的地面用一根线来表示(象征的手法)。

这幅画是黑白的,大家可能看不太清楚,但内容大家应该不是很陌生,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妈妈问“画什么呢?“这个呀,是星期日的早上,我和爸爸在外面做早操。左上角是太阳,然后这个,是我,这个,是爸爸了。“

◆这幅画,画的是星期日早上的一个镜头。孩子把自己感受到的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直率地表达出来,这是非常值赞赏的。

但是,正像父母亲已经注意到的,这幅画有点过分形式化了。比如,孩子刚刚四岁十个月,就用黄色画地面。

眼睫画法,草画成两片叶子的画法,都是非常形式化的蝴蝶的画法也是,衣服也是分别用色的。

孩子的画过于受到颜色和形象的束缚,感觉不到自由。用铅笔画轮廓线的画法,也有些太早了。

最好让孩子单用黑色的签字笔来画。我想这样,孩子的画会更有气势。或者,给孩子准备更大的画纸,让孩子用单色的炭笔或炭棒来画,或者用4B的颜色较重的铅笔等材料替换也可以。

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

01

不要写生(边看边画)

◆妈妈说:孩子不太喜欢画画。画这幅画时,说要画妹妹的脸。于是,一边看着妹妹,一边画了起来。但是,妹妹看了后说:“这不是我的脸。”孩子一听就烦了,也就不再画了。

这次,孩子说要画红薯,于是开始画红薯。“大红薯,小红薯,我画了两个、三个。”孩子一边得意地说一边画着。

◆孩子想要画胡萝卜,不是把胡萝卜放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去画。要带孩子去拔胡萝卜,去体验这中间的乐趣和积累生活感受。画红薯也是一样。

从孩子边看妹妹边画的方式来推测,这种方式是其他人教给他的吧!

不是边看边画,而是把自己认识到的事实按照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这才是八岁之前孩子的绘画特点。

孩子不喜欢绘画,大概是因为在这之前,孩子涂鸦期的时候,父母没有积极地给予赞赏吧。写生,最好还是等到孩子九岁左右的时候。

02

经过别人教授过的画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幅画流露出了孩子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我抱有非常的好感。可能是孩子对妈妈的菜刀印象特别深刻,因此画得特别大。

但是,其中孩子自己的、妹妹和爸爸的头发画得像钢盔一样,这种画法十分地粗糙。经过别人教授的画通常会变得很不认真和粗糙。还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吧!

◆妈妈说,这幅画,是孩子一边唱着郁金香的歌一边画的。天空用的是蓝色,牵牛花用的是黑色(左边第二朵),郁金香用的是绿色,太阳用的是茶色。

◆画中郁金香是用连续的圆圈画的,用的是涂鸦(1-3岁)的方式。画面整体让人感觉孩子画得很不用心。

尽管用蓝色画了天空,但是孩子却没有想画天空的愿望。不画天空就不行,是大人的感觉。

可能是妈妈或周围的人教他这样画的吧!郁金香的花是非常容易画图案,提起画花,就去画郁金香,对这点应引起注意。

我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公园了解观察其他的花,给孩子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妈妈说画的是家人的脸。左边画的是最小的弟弟,中间是用粉色画的化了妆的妈妈,右边画的是爸爸。孩子忘了画眼镜,我提醒时,他说:“是眼镜坏了时的脸。”

◆画的是家人。最好不要太介意孩子是不是画上了眼镜之类的东西。孩子到了五岁左右时,画人物肖像画,才能够捕捉到眼镜、服装等细节问题。

03

教育方式的改变造成孩子的改变

儿童身心发展的原动力是自主教育的能力,用来培养儿童的营养物质是环境,“儿童身心发展的源泉是环境”。

父母或者幼儿园、教育机构是为学龄前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主力。

希望大家观察一下,孩子所处的环境中是否有能够倾听他的老师,孩子的绘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张是四月十四日,孩子四岁六个月时画的,是一幅潦草的反映烦躁情绪的画,受到了电视动画片的影响,画的是《变形金刚》。

这张是八月十日孩子四岁十个月时画的。给人的感觉就像和暖的春日,画面上排列着平滑圆润的封闭圆圈。

画的是玩具和点心,反映了孩子温暖的生活情景。画这幅画的时候孩子说:“我要画很多点心,还要一直(和喜欢的老师)在这里。”

同一个孩子完全不同的绘画,深刻反映出了成人是否为孩子创造了能够接受他们绘画的社会环境。

04

如果教过画形象

在这个年龄段,形象绘画本身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孩子有可能总是画同一类型、图案的画。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应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广交朋友、尽情玩耍。这样的话,孩子绘画的内容也会变得丰富起来。

另外,家长要多听听孩子对绘画内容的讲述。绘画工具可以多样性,给孩子丰富的选择。如果孩子想用多一点颜色,最多给他6种颜色除了细的签字笔之外,还要给孩子准备马克笔、蜡笔、圆珠笔、铅笔等。蜡笔要选择蜡质较多较硬的那一种。

改改哔哔叨

家长经常会给我发孩子画的画,虽然画的歪歪扭扭的,但是家长很开心跟我介绍孩子画的内容。我确实能够看到是孩子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很有内容的表达。

也会收到一些家长看的懂得,装饰性特别强的画,没有什么内容表达,成人教授过的痕迹特别明显。

家长也会告诉我是宝宝画的,我知道是宝宝的手画出来的,但是没有用心去讲述故事和表达。

这个时候不知道该跟宝妈说什么?只能让妈妈多问问宝宝想要表达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大环境下的儿童绘画班,都不能叫做艺术启蒙,大多是一节课出一个作品的,成果展示班而已。

会画画的人何其多,深圳大芬油画村可以看到批发的美术作品,但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精彩生活呢?

技术的成熟只要花时间去认真努力画就可以达到,但想法和创意,可以让你在茫茫人海里闪现光芒,给别人发现你的机会。

本文参考日本作家鸟居昭美的著作《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