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齐白石纪念馆少白汤发周揭秘齐白石

这两幅画题材差不多,尤其是点景的这只白猿,动态、身姿,甚至拿桃的姿势,就跟一个猴似的。但是在这里面,我们还是要“鸡蛋里挑骨头”。您看白猿的眼神,它是有区别的。

我说过,白石先生画动物眼睛,一般是用两点来点的。因为两个点放在一起,它的边缘就会有一些参差,这些参差反映的其实就是西画里讲究的瞳孔处的眼神光。写意画里白石先生就用这个来表现,非常简单。真迹里,两笔点的眼睛很正常、自然;而疑伪作品里,这只白猿眼睛点的就是一个圆点。从表情来看,让人觉得这只白猿带着惊愕、莫名其妙之色。

除了眼睛之外,客观地说,这张疑伪作品里画的白猿,问题不是特别大,问题最大的是这桃的枝条部分,尤其是接近于落款下边的枝条,这就是一根直不楞登的木棍。白石先生画的枝条,其实跟他的篆书书法的线条是一样的。枝条要有篆意。他画的枝条,随处一笔,就像篆字里的一横一竖一样,有书法的味道在。而再看这幅疑伪作品,什么书法的意味都没有。说到书法和绘画的线条,绝对不是几何学上两点决定一条线,把这一点跟那一点连起来就是了。书法和绘画作品里,往往是一线里边能传达出真正的趣味。

并且白石先生画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行笔慢。您别看有些画里白石先生题字叫“白石老人一挥”,好像很潇洒地一挥而就,其实白石老人画画很慢。用他的学生李可染先生的话说:“我的老师齐白石,画画从来不挥,画得很慢,因为慢才能出味道。”试想,一条线,慢而有力地画过来,那层次的变化会非常的丰富;同样这条线,如果很快地画过来,那线条会像圆珠笔画的线条一样,枯燥而无味。快,绝不是齐派的画法。疑伪作品的这几根线条直不愣登的,也不是齐派的画法。篆字“大寿”两个字,毛病也在线条上。问题是一个,毛病反映在两个地方。

(图文/少白公子)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主讲人:汤发周

戊戌年记于华东上海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上海浦东分会)

齐白石再传弟子、齐白石美术馆-画家汤发周纪念齐白石诞辰周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