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华名气不再书法受质疑?书写技巧可以探讨,硬笔地位不可撼动。
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不少80后应该都练过他的字。
可如今硬笔书法辉煌不再,当一切尘埃落定,庞中华这位“硬笔书法第一人”却开始备受怀疑,甚至网上有不少人觉得他水平一般,说他误人子弟。
书法是一门艺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全盘否定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这个想法和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庞中华出生于年,四五岁时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进了学堂,那时候毛笔仍为主要的书写工具,可庞中华却偏偏对老师口袋里的那支钢笔无比羡慕,家里太穷买不起,庞中华就找了一根竹子,削出笔尖的形状,再从中间割一道缝,制成了一支简易钢笔。
这支简易的“竹笔”一直伴随到庞中华七八岁,他才从伯父手里接过了自己的第一支真正钢笔,后来大学毕业,他成了一名地质勘探队员,闲暇时间,庞中华就抱着古贴开始练字,在临摹古人书法时,他突然想到,现在的钢笔字如此普遍,却没有任何的专门字帖。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庞中华开始把传统书法和硬笔结合在一起,然后借助传统媒体往外推广,当时钢笔已成了主要的书写工具,在很多人看来,庞中华的字帖新颖、实用,而且简单易学,很快就掀起了一阵硬笔书法的学习热潮。
不过,等到那阵热潮过后,硬笔书法界出现了田英章、卢中南等名家,再加上传统书法的再次兴起,钢笔也逐渐被圆珠笔、中性笔逐渐淘汰,庞中华慢慢的失去了昔日的名气。
尤其是在网络兴起之后,网上的书法资料甚多,众多书法爱好者在经过纵向、横向比较之后,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认识,再回过头去看庞中华书法时,难免和当时有所不同。
诚然,庞中华的传统书法功底有所欠缺,其运笔和形态结构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他的长横会有一些抖动之处,但我们说庞中华为“硬笔书法第一人”,并非单单是指他的书法功底,最主要的还是在硬笔书法的推动方面,在人们书写意识不够规范的情况下,他的字帖促进了书法的普及,丰富了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而且他的书法容易上手,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练出漂亮的钢笔字。
所以,对于庞中华先生,理应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但他对于硬笔书法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