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采样之总结篇

之前已写过三篇电流采样的文章,这次作个总结。电流采样是电子产品研发过程中最普通也是最基本的原理,往往也很少有创新。

在之前的文章中主要讲到了直接采集,即电流流过电阻而产生压降的方式。在一些要求高精度又便宜的应用中通常都是采用此法,比如万用表等仪表类,都是采用康铜丝的方式。当然这种方式需要串联在回路里进行采集,做仪表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

还有一些是采用间接采集,通常是利用互感原理。互感必须是交流电流才能有效,比如互感器、钳形电流表等。若是直流采用间接测量,则需要利用霍尔原理的霍尔传感器。比如示波器用的电流探头等这种方式既能识别交流也能识别直流,是一种高精密的传感器,价格昂贵。说到底好的东西有,可根据使用的场合来进行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电流采样之电磁加热IGBT创新方案》里也有提及一些其实电流采样的方法,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如下总结了一个简单图表来说明各种电流采样的方法以及对应的优缺点。

在产品设计中讲究够用原则,比如测量W以内,串联普通电阻即可。使用《电流采集高级篇》中介绍的原理,价格占有绝对优势。当然也可以使用康铜丝加运算放大器的方法,就是没这个必要。

讲这么多的方法最主要是让人有一个全局的认识,知道电流采集有这么多的方法。若是不知道的话就得占用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和试验。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美国航天部门首次准备将宇航员送上太空时,他们很快接到报告,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用圆珠笔、钢笔根本写不出字来。于是,他们用了10年时间,花费亿美元,科学家们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圆珠笔。这种笔适应于失重状态、身体倒立、水中及任何平面物体,甚至在零下摄氏度也能书写流利。在发布会上展示的时候,有人提问:我们是第一个上太空的国家吗?答案是:不是,是苏联。那请问苏联人是用什么笔呢?于是美国利用间谍探回来的答案是:人家用铅笔。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可以不懂这项技术,但起码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哪天真正遇到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些思路,这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殊不知现在很多的企业内部员工申请的专利,员工相互之间都不知道,甚至还有一些人藏着掖着。

像以前我申请的一项技术,给身边的人讲起别人也都是一脸懵逼。有时都拿科技奖了天天吹的,自己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原理,是不是很可悲?特别是公司专利成千上万后更是无人知晓,所以就需要建专利分析库,技术分享库。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公司的技术更上一层楼,因为那成千上万的专利就是一个“巨人”。

当然我写文章也是想我为人人,若是你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或帮助,就算是达到了我的初衷。得到你的赞赏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