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笔芯的真相年市场容量仅1亿元,获得国

中国一直有能力生产圆珠笔头,这次属于修补了一个BUG

原制造业生态圈年1月15日

优惠!文字链推广最低至/月

1月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搞定!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一文,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且慢高兴,中国上世纪70年代已经在大批量生产圆珠笔头了,现在怎么会爆出这样的新闻?

说来话不长,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中国造不了圆珠笔的圆珠。估计是受了某不称职顾问的误导。

圆珠笔的笔头由球珠和球座体两部分组成,中国一直有能力制造,笔头生产厂家有宁波贝发圆珠笔制造有限公司、义乌青峰文具有限公司、浙江英代文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也就是总理说的圆珠,中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要,还大量出口,无论设备、原材料,均为中国血统,上海鼎申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出品的碳化钨球珠已经进入美国和韩国市场;直径2.3毫米的球座体,中国也一直在制造,只是制造球座体的设备和原材料,以往均为进口。

中国一直有能力生产圆珠笔头总成,只不过,以往存在两个BUG:制造其中一个部件的设备和原材料是进口的而已。能不能造笔头和能不能造笔头材料,完全是两个概念,媒体们实际上是清楚的,却故意装作不清楚。请媒体们不要再误导吃瓜群众们了。

中国以往为什么没有掌握球座体的设备和原材料技术?

主要原因是缺乏市场价值。

首先,圆珠笔行业属于夕阳产业,在电脑、智能手机以及语音技术的冲击下,这个产业的增长极其有限,和通讯、半导体、IT等产业相比,无论是产业附加值还是未来前景,都相差甚远。国家与其把有限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在圆珠笔产业,不如更多的支持光刻机、航空发动机、操作系统、高性能船舶钢材等真正的尖端技术。

球座体机床属于非常偏门的设备。全世界生产球座体机床的主流企业仅有两家,德国的Hutt公司和瑞士的米克朗(Mikron)公司,近年来,米克朗公司在机电控制、检测系统、智能控制等方面逐步占据了上风。米克朗MULTISTAR型24工位转盘自动机床可以实现上下同步切削,有48个动力头,切削精度可达IT3-IT4级;切削表面粗糙度Ra:0.2—0.4pm。

一台米克朗的24工位自动机床,效率相当高,一分钟可生产个球座体,如果每天24小时全年无休地生产,大约需要台设备即可满足中国一年亿支圆珠笔的生产需要。算上设备停机、设备故障等因素,乘以两倍的系数,最多也就是台左右的市场总容量。

宁波贝发年购入的米克朗机床,至今还在使用中,说明设备使用寿命非常长。按使用寿命20年计算,台设备意味着每年只有26台需要更新。每台设备的售价按40万欧元计算,产值不过是万欧元而已。一年不到万人民币产值的一个市场,面临的又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有几个机床企业愿意去啃这样的骨头?

至于球座体原材料,亿支笔需要吨左右生产球座体的钢材,按照每吨9万元计算,大概价值1亿人民币。对于年产值动辄数百亿、班产量随便上万吨的钢铁厂,谁会看得上这点连塞牙缝都算不上的小单子?

在总理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