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笔为何能在太空写字

中国书法上太空啦!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太空上演了书法秀,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在太空写书法了。早在年9月,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就用毛笔写下了“理想”两个字,作为新学期开学的礼物送给全国的中小学生。

书法艺术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毛笔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书写工具竟然出现在了空间站里。有的同学不禁会问,在太空中写字与平时我们写字一样吗?要知道,在太空写字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美国曾斥巨资研制太空笔。因为在失重条件下,钢笔、圆珠笔的墨水无法流到笔尖,所以都无法使用。铅笔虽然可以使用,但笔芯脆弱易断,书写产生的石墨残渣还会在失重的环境中飘进航天员的鼻子、眼睛中。不仅如此,石墨成分一旦飘进电器还会引发短路的危险。

航天员展示“福”字

鉴于以上情况,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中国的毛笔是如何做到可以顺利书写的呢?其实是利用了一个有趣的物理知识——毛细现象。毛细现象指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浸润的意思是液体与固体发生接触时,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或渗透到固体内部的现象,如果液体对固体浸润,同时固体内部存在毛细管,那么因为毛细作用,液体会渗透到固体的内部。毛笔的毛是毛细管,墨汁是液体,纸是固体。根据毛细现象,墨汁浸润毛笔,毛笔内部存在毛细管能够吸墨,吸满墨汁的毛笔在纸上写字时,墨汁就会渗透到固体的纸上。这个过程就是航天员可以在太空蘸墨并在纸上写书法作品的原理。

观看空间站发回的视频时,学习过书法的同学或许观察到了,在航天员翟志刚写字的过程中没有掭笔刮出多余墨汁的动作,毛笔中的墨汁总是刚刚好,毛笔的笔肚中留存的墨汁是有一定上限的,这非常考验航天员的技术。若是蘸多了墨,墨汁就有可能会飘在空间站中。另外,在写春联的时候,翟志刚打开墨盒蘸了几次墨,如果是普通的墨盒,在打开的时候,墨汁就会朝着不确定的方向飘浮。所以,太空中用的墨盒可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航天员在太空写书法

从空间站传来的视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航天员叶光富的字“字如其人”,一笔一画严谨认真;翟志刚的字潇洒飘逸,下笔有神;王亚平的字清秀儒雅。红底黑字的春联和“福”字将空间站装点出了特别的中国红。书法进太空,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世界,不仅体现了中国书法之美,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书法在太空中大放异彩,令世界瞩目,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航天员在太空写书法

汉字的书写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国的书法被称为“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书写时需要仔细观察每一笔、每一画,大脑、眼睛、手相互配合。我们感受到的每个字的笔画轻重、结构疏密、动作张弛,都是一种审美体验。学习中国书法就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在书写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韵味。书法的魅力在于启发人的心智,让人变得理性、睿智、沉稳。回望几千年书法发展历史,书法之韵早已随着笔墨纸砚的承载融进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气质中。书法艺术是我们修身养性的一味良剂,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中国书法艺术需要被传承和弘扬,就让我们拿起毛笔写下“理想”两个字,为新学期的自己加油打气吧!

本文节选自《书法教育》年第2期

《宇航员太空挥毫泼墨书法尽显中国力量》

《书法教育》年第2期

#书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