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
年2月2日,整个IT界都沸腾了,因为华为悄悄公布了一项新专利“光计算芯片、系统及数据处理技术”这个专利名中的“光计算”、“芯片”都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中国芯片有救了。
自“芯片禁令”以来,中国的芯片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小米的卢伟冰更是直接在微博吐槽今年的芯片短缺,而华为的新专利就像一道惊雷,在通稿漫天都在狂欢时,花椒陷入沉思,大家真觉得这个新专利可以解救当下的“芯片危机”?
今天我就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谈谈华为这次的新专利。
在研究这项技术能带来什么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这是什么。
什么是“光计算芯片”?
此次华为专利名中的“光计算”引起了很多人的狂欢,不了解芯片的人可能还不知道,目前大家在用的手机芯片,都还是电子芯片,简而言之就是,当芯片在帮助我们传递信息的时候,依靠的是电流,这样的电子芯片,速率最高也就是3.5Ghz左右。
而光子芯片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不再是电流,而是光线,这样的改变将会使速率提升到Ghz左右,差不多是10倍的速率,可以想象,在当今这个大到航母小到手机都需要用到芯片的时代,如果华为研发出了这项技术,那将对全世界产生巨大的变革。
既然“光计算芯片”这么厉害,我们是否可以指望这项新技术带领我们“弯道超车”?
华为的新专利能带我们“弯道超车”吗?
花椒的答案是:目前不能。即使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突破,但这个新专利仅仅是光子芯片中的一个技术,代表的也只是我们在光子芯片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不是说已经可以独立设计、生产了。所以现在就谈摆脱美方的“芯片制裁”为时尚早。
事实上,要想真正的摆脱美方的“芯片制裁”,除了在政治上与美国抵抗,我们真正要做的还是完善自己的芯片产业链。
我们知道,一个芯片需要经过设计、制造、测试才能进行应用,在我国,芯片的设计和测试都在世界顶尖的水平,华为的麒麟和麒麟也能媲美高通的芯片,但唯独在制造上落后了,以前科学家们都认为芯片的设计是更难的,而制造只需要交给代工厂做就好了,因此中国的芯片制造企业很少,建造环节就把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而这次的“芯片制裁”就是美国就是通过把控这些企业,让中国的芯片陷入了被“掐脖子”的境地。
现在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也让大家开始将目光投到了中国芯片制造的领域,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我们都知道生产芯片必须要用到光刻机,上海微电子作为我国唯一一家生产光刻机的企业,目前最高的工艺也仅仅是90nm,而国际上知名的光刻机厂家AMSL已经能生产5nm的光刻机了,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因此很多人说华为这个专利可以摆脱美方的“芯片制裁”我并不认可,这并不是在唱衰中国芯片企业,而是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从不认为我们会寄全部希望于“弯道超车”。
中国芯片的反击
3月31日,天数智芯宣布他们已经自主研制出了7nm的芯片,即将进入批量生产和商用交付,这代表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上由原本的14nm突破到7nm,在一定意义上的摆脱了美方的“芯片制裁”。
除了在技术上追赶,中国芯片也在增加芯片的产能上发力。
当全世界的芯片巨头都聚焦在3nm、5nm的芯片制程时,中芯国际却初出其不意地2次都选择部署在已经成熟的14-28nm的芯片产能上。
事实上,14nm芯片已经能够满足90%+的需求了,3nm5nm只是在精益求精,而眼下要拯救中国的芯片危机并不是只着眼于高端芯片的开发,还应该扬长避短,注重这些成熟工艺产能的提升。
就在前几天,拜登主持召开了半导体视频会议,邀请了美方的“合作伙伴”们,共同商讨对抗中国在芯片产业链的布局,可见反击已经给美方带来了危机感。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教授也对这次的制裁抱比较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与海外的半导体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大,只要给于一定时间,中国一定能给美方一个漂亮的反击,只是历史上像这样被国际各国掣肘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第二次“摔倒”
年初,总理点名“中国连圆珠笔头都造不出来”的新闻突然上了热搜,令无数国人震惊。
一只小小的圆珠笔都造不出来,很多人都在质疑中国的制造业,但其实一只笔的制造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笔制造的核心就在于笔头,而要让笔头能够顺畅地流出墨水,就要让球珠与墨水沟槽位的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毫米。
在以前,中国虽然有21万的圆珠笔从业者,可是在最关键的球珠生产上,依然要向日本、瑞士进口。仗着垄断了市场,即使球珠价格已近天价,中国企业也不得不向他们购买。
为了摆脱这样的垄断,太钢集团历经7年,终于研制出了球珠,圆珠笔的成本直接下降40%。
因此,就如华为余承东说的那样,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够大的决心和不够大的投入。只要肯投入,这次的“芯片危机”也能很快摆脱,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从圆珠笔事件到今天的芯片制裁,我们是时候意识到一条全产业链的搭建有多重要了,即使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但只有保证自身的强大才是永远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