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ge_ala
现在小学生的钱这么好赚了?去一次文具店刷新一次认知。前两天去文具专卖店给孩子买老师指定的练习册,一个四五年级的小女孩选了半筐学习用品结账,要多,同行的奶奶不可置信:“什么东西要这么贵?”柜员解释,有种圆珠笔30多一支,你家孩子拿了十多支,老人家不好意思让孙女失望,只好付了钱。小女孩却嘻嘻哈哈完全不知道感恩。而下图这个“咕卡套盒”更是让我大跌眼镜,块,也不知道是我格局太小还是世界太疯狂。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孩子。只要孩子需要,大人就舍得买。有些人更是觉得“别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对孩子购买文具的要求来者不拒。而商家更是参透了其中奥秘。文具设计越来越花哨,种类也越来越繁多,一个两三元的胶带就能设计出18种颜色款式,售价蹭蹭涨到十几块。小孩子没有分辨力,只知道好看,加上攀比心理。因此哪怕文具定价再高也不愁卖。即使大人知道其中套路,可是谁又能拒绝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呢?
另外,现在的文具盲盒已变身文具刺客。记者调查发现,现在不少文具店内,“文具盲盒”占据了店里的C位,各类盲盒笔、盲盒文具福袋、盲盒橡皮、盲盒卡牌、盲盒手帐福袋应有尽有。和普通文具功能一样,但盲盒文具价格普遍偏高。以销量较好的中性笔为例,一只普通的中性笔售价在2元左右,但是套上文具盲盒的包装后,售价可达12元,价格是原来的6倍。文具盲盒成了“文具刺客”,刺了钱包是小事,刺坏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就是大事了。说到底,文具的本质是学习工具。商家如果一味炒作概念、追求颜值、包装繁复,一个劲儿地噱头营销,到头来只会与文具本身的功能背道而驰,长久下去更会失去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如此,这些“文具刺客”不仅“刺”了孩子“刺”了家长,最终会“刺”到商家自己。
“价格刺客”就是利用不规范标价等各种手段,将一些高价商品伪装成普通商品,从而“套路”消费者买单,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价格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商家应当恪守道德底线,遵守价格法规,严格规范明码标价行为,避免消费者花“冤枉钱”,营造一个诚信、安全、放心的良好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