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条推特让中兴死里逃生可中国芯

一觉醒来,一度陷入困局的中兴事件出现了戏剧性转圜。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称:我和中国领导人正在为中国大型电话公司中兴通讯提供一种快速恢复业务的途径。(因中兴事件)中国有太多的工作岗位流失,我已告知商务部要尽快完成这项工作。

白宫发言人也表示:特朗普预计商务部长罗斯将独立判断并解决中兴的监管问题。特朗普当局正与中国就中兴通讯问题以及一些其他双边关系问题进行沟通。

种种信号表明,中兴通讯“休克”的命运有望得以反转,国人揪着的心也可暂时放下来了。短短不到一个月,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背后是一段艰难的博弈过程。这从新华社通稿的细节中可窥一二。

比如,在上次美国代表团全体出动来北京沟通的时候,中方就中兴公司案与美方进行了严正交涉。美方表示,重视中方交涉,将向总统报告中方立场。随后,中国领导人应约与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在通话中表示,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妥善处理好经贸问题,推动美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有媒体分析,虽然讲话只字未提中兴,但从特朗普“妥善处理好经贸问题”的表态看,或许暗示事情会有转机。现实果然不出所料。

中兴危机虽然即将化解,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中国制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仍是我们的最大“命门”。倘若“元创新”没有突破,下次一定还有其他企业被“卡脖子”,一定还有其他领域被一剑封喉。自主创新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要保持十足的战略定力,尤其不能随着别人政策的松一时紧一时而摇摆。

那么,核心技术从哪里来?元创新何以可能?

我们不妨回溯几个历史场景:

年,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这种新武器的巨大能量,一度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4年后,我国也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但方兴未艾之时,苏联宣布撤回援华专家。毛主席说出了让黄旭华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心潮澎湃的一句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

就这样,在连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开始攻关核潜艇。科学家们大海捞针一般从国外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上的海量数据。靠着这些土办法,我们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型攻击核潜艇下水。

年,为了限制中国,美国搞了一个“瓦森纳协定”,纠集33个国家对中国进行高技术封锁以及武器禁运。效果也很显著,我们想买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欧洲的“台风”“阵风”战机,结果都没能如愿。

可今天再看,中国的预警机世界领先,空警、空警0、空警,足以傲视全球。同时,我们自己也已经搞出了歼十一、歼十五、歼十六等一大批国产战机。

新中国一路走来,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实际上,也恰恰是这种被封锁的环境,让中国人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儿。可见,核心技术从发展积淀中来,更从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中来。如果说彼时的科研者无惧封锁、迎难而上很大程度上是被迫选择,那么如今在这个空前开放的时代,面对可以便捷引入的资源、经验,创新更应该是一种自我加压的自觉。

可反观现实,很多中国企业在外部采购的便捷与自主研发的费力之中,往往会因简单的市场逻辑而选择前者。

比如,中国作为一个制笔大国,却要海量进口圆珠笔笔尖的球珠。症结并不在于球珠所用钢材的生产技术难到无法攻克,而是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企业没有十足动力去研究。

比如,数十年前,联想在技工贸和贸工技之争中,选择了搞组装、占市场、挣快钱这条路子。虽然这种轻省的发展路径一度让联想成为全球最大PC厂商,可最近却被香港恒生指数移除出局。

说到底,以市场换技术在一定发展阶段存在合理性,但市场永远换不来核心技术,而依赖外部技术的惰性思维一旦养成,则随时会有致命危险。一定意义上,“中芯”之困就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缩影,经过一番博弈,中兴似乎走出了危机,但危机真正过去,要等到中国人把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一刻。

最近,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文章称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其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结论是否客观正确我们暂不置评,但我们必须明白:利润不代表一切,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自主创新、技术立身的本分,否则被“卡脖子”的窘境随时可能上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