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推广繁体字教育属于食古不化社会

没必要推广繁体字教育属于食古不化!

推广繁体字教育?浪费时间和资源

据澎湃新闻客户端12月8日讯,教育部对于关于在中小学进行繁体字教育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意思是会让孩子接触,但是没有明确说要开展、推广。

这个提案说简体字因简害义,损害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不利于文化传承。这提案难道是一些书法家、历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老学究提出的?

厚古薄今,是一个常态,食古不化,亦或者是一个不好传统的。每觉昨是而今非,简化字已经推广很多年了,至少大陆大多数人口接受,书写包括各种输入法都是默认这个,这个提案否定简化字,也要遵守习俗。

繁体字大多数认识,甚至日语,你没学过也能猜出一些。许多古籍也有简体版,学习繁体字,有些繁体字确实很复杂,书写、辨认麻烦,况且许多字典里有附录的繁体字。古代一些方志、典籍,不断句,影印的,恐怕没几个人能看下去。而古代的一些书法艺术,如果是草书,再繁体,恐怕也只有专家才能认识。

要中小学生去认识这些繁体字,书写这些繁体字没有必要。我们这些年用简体字,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不一样发展了,进步了,发达了。简化字是对繁体字的改革,既然改革成为事实,为什么要倒退?

繁体字很多人接触少,不是经常和海外华人交流,不是经常要阅读古代典籍,考察古代资料,已经要学英语了,难道孩子还要加上一个中国版的古代汉语书写,到时不统一,考试时候,是繁体算对,还是简体算对?有段时间出现一些滥简化字,后来被判定为错别字、白字,但是好些年,那些不规范简化字也流行,表现了人们对于书写、简单辨认简单的一种诉求和本能。

能够简单的就不要复杂,从毛笔过渡到钢笔、圆珠笔可能也觉得不适应,用手写到电脑输入可能不适应,甚至用PC时代过渡到移动手机网络时代,也有不适用。繁体都过度简体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有人不适应,觉得是倒退、伤害,还有提案,只能说也是思维比较奇特吧。教育部的回复也是太极、稀泥,态度暧昧,意思是传统好,繁体字好,但是简化字也好,也用了很多年,认识繁体字也未必能懂古籍,很多人不学,也认识繁体字,毕竟都是汉字,法律规定教育要采用简化字,以后经典阅读以及书法教育要孩子接触繁体字云云。也就是对古籍、书法感兴趣的孩子,可以适度安排、接触,那属于个人兴趣、爱好。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爱好古籍,爱好书法,你临摹古代法帖,自然都是繁体。

提案的估计都是历史学家、书法家、考古学家吧,所以比较迷恋传统,迷恋古典,迷恋繁体,他们每天和繁体字打交道多,可能看简体字别扭,喜欢阅读线装或者影印甚至善本古籍,喜欢临摹、阅读拓片、古代书帖,但是那些从右到左,不标点的形式,以及每个朝代句话、词语、意义的变化,可能很多人看着就跪了。

还是别折腾学生吧,别增加学生负担吧,他们有兴趣可以选修,可以自学,不要浪费学校时间和教育资源。也不要食古不化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已经改革的东西就不要再开倒车了,要那样很多单位换公章、换牌子就是一大笔钱。

三个字吧,不折腾!

苏白传媒邹剑川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8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