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首例ICE指导下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angshengyinhsi/44017.html

红网时刻9月13日讯(通讯员郭书红黄红斌)近日,医院心血管内三科谢秋平主任团队及心律失常亚专科负责人符孝磊副主任医师,在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零射线”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成功实施,此次医院首例在不依赖外请专家的指导下自主独立完成。

ICE作为国际心脏介入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具有安全绿色、实时监测等优势,它的开展也标志医院的心脏电生理水平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59岁罗先生,五年前开始出现心悸,胸闷不适,并自觉心跳快且不规整,严重时伴有头晕,乏力,医院就诊,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医生多次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考虑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能下定决心。积极规范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心悸症状仍反复发作并日趋频繁,持续时间亦明显延长,日常生活严重受到影响,无奈之下,只好再次求医,慕名找到了我院心血管内三科符孝磊副主任医师,符医生通过详细询问其病史,了解到该患者房颤多年,房颤负荷越来越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对疼痛异常敏感,对手术充满了恐惧感,针对患者的上述特殊情况,符孝磊副主任医生决定采用目前国际最为先进的心腔内超声(ICE)技术和三维标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为其实施手术。

术前,科室会同麻醉科、放射科,对患者病情、心脏结构、肺静脉及左心耳形态等情况做了充分评估。术中,在ICE帮助下,准确排除左房血栓,零射线精准构建心脏模型、直视下穿刺房间隔,结合三维标测系统,安全、绿色、精准、高效的完成双侧肺静脉单圈隔离,手术顺利,已痊愈出院。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心慌,胸闷等症状,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尤其可导致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射频消融是房颤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恢复窦性心律,减轻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什么是ICE?

ICE被称作电生理医生的“第三只眼睛”,其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手术较常规的射频消融手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手术时将一根圆珠笔芯大小的带探头的超声导管通过患者静脉血管置入患者心腔内,通过超声成像,医生可以直观准确地观察到导管操作位置,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该手术只在患者身上留下一个无需缝合的穿刺口,且手术过程只需局麻。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的开展需要建立在成熟的电生理技术水平之上,目前医院能够独立开展。

与传统手术相比有哪些优势?

1、射线更少: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医生需要利用X线和三维标测系统等技术进行「定位」,使用ICE技术极大地减少了X线的用量,甚至可以实现“零射线”,对患者、对医生而言都更加安全、绿色。

2、实时监测:ICE被称作电生理医生的“第三只眼睛”,它能为其他放入心腔内的导管「指路」,引导它们去到正确的位置,避免造成其他结构损伤;它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全程监测并发症,比如血栓、心包积液等产生,且敏感度极高,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3、“睛”准穿刺:在传统手术中,即使医生经验丰富,由于个人心脏解剖结构的差异,房间隔穿刺仍存在潜在风险,而在ICE指导下,医生可以清晰看到最佳穿刺位置,再施行安全的穿刺。

4、“睛”准消融:目前房颤消融仍是解剖消融,双侧环肺静脉前庭消融为目前房颤消融的基石,在传统手术中,即使医生经验丰富,由于个人心脏解剖结构的差异,肺静脉前庭消融仍可出现偏差,ICE就像医生放置在心脏当中的“眼睛”,可准确地找到需要消融的部位,直视下精准消融。

哪些人群可以选择ICE技术?

ICE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为无法使用或耐受食管超声以及有严重畸形或心脏转位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让更多的房颤患者远离卒中危害,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通过ICE引导可以安全地实施零射线心律失常介入手术,避免X射线的影响,对于造影剂过敏、射线禁忌患者及孕龄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有极大的益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