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日本永不松动的螺母,中国高铁

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文/良之才

世界经济发展到了今天,不再像十年前一样还是其乐融融的全球化。掌握核心科技,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心内容。中国要复兴,工业是 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如果有人问当今中国工业科技水平的代表产品是什么?也许会有很多答案。但相信众多答案中,一定会有中国高铁。无论认可也好,否定也罢,中国高铁确确实实已经站在了全球高铁市场的最前沿,并尝试引领全球高铁市场的发展。

其实,一个行业能否成为中国的名片,除了它于在全球同行业中拥有一种什么样地位,还在于它是否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高科技产品,能够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利益。

在茫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高铁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做到的。但质疑声从来不曾停过,尤其是日本螺母的宣传广告出来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唱衰中国高铁,中国高铁离不开日本螺母,一颗螺母,揭开中国高铁遮羞布等等论调不绝于耳。

本文,我们就科普一下什么是日本防松螺母?而它又是否是中国高铁的不可替代品!

1、日本“永不松动”的螺母到底是什么?

日本防松螺母,号称永不松动的螺母,指的是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的偏心式自锁螺母,这种螺母广泛使用在世界各地机械设备中。有意思的是,这个永不松动的称号,是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自己提出,但真正鼓吹并传火的确实我们国人。

上世纪,日本人若林从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获得了创意,发明了螺母中增加榫头的永不松动的螺母,创立了哈德洛克(HardLock)工业株式会社。这种结构的螺母填补了当时市场的空白,除了不菲的专利收入,还解决了工业机戒化中螺母受震动逐渐松懈的痛点,也让这个只有45人的日本小公司迅速壮大成为国际公司!

简而言之,哈德洛克螺母就是一种楔子与锤子二合一的螺母

哈德洛克螺母的构思简单,通过在一个螺丝钉上使用呈“凹”“凸”形状的两种螺母,代替了锤子和楔子的功能,改变了螺母或逐渐变松的现状。但是,简单地将两个螺母整体拧紧后,是没有防松效果的,需要拧一个六角面,激活偏心设计,才能起到防松效果。

螺母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具备初中物理知识的中学生就可以看懂,但哈德洛克螺母确实一直未被超越,甚至不怕被人模仿,是因为防松螺母对不同尺寸和不同材料的螺母有不同的对应偏心量,这才是HardLock偏心螺母的核心所在。想要得到这个偏心量,需要大量的实际经验与科学论证,是HardLock的核心机密。

从心而论,日本的这种防松螺母确实很厉害,但要说厉害到高铁也离不开,有些言过其实了,因为我国自身的螺母行业也十分发达,对于基建狂魔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各自实际经验!

2、中国自身的螺母行业已经十分发达

螺母这个东西,是基建离不开的必备品。而且由于很多基建地处偏于,人力维护成本非常高,所以,这种放松动的螺母有相当大的应用场景。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早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早在年青藏铁路建设中,为了保证火车轨道能够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紧固如初,免去常年的维护,中国就自主研发了自己的防松紧固件,成功地压住了钢轨弹条上的扣件,不仅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至今未发生过一次松动事故!相比起日本的哈德洛克螺母,可以说毫不逊色!

两千年就已经做到这一点,中国高铁会被哈德洛克螺母卡住脖子吗?当然不会。而且,这种自紧式的螺母,中国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深圳自紧王科技年亮相的自紧螺母仅需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就实现了相同功能。而且拧上去比焊接还牢固,而且绝不会松脱。针对两种螺母,很多手工达人都曾经做过对比和分析!

螺母属于紧固件,而如今,中国的紧固件行业产量已经稳居世界 ,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量大是重要的一个特点,而随着近些年技术的不断突破,质优为中国紧固件的赋予了强大的竞争力!

3、高铁全自主研发

回归到中国高铁来说,确实在高铁的三家生产企业中,只有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最初的原车设计中使用了哈德洛克螺母(因为最初中车与日企合作引进技术),但却并非是单一竞品,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螺母的确好用,在后续几代车型中继续使用了哈德洛克螺母,但即便如此,总量也不足1%,并且本着竞争和发展的原则,哈德洛克螺母绝非单一供品。

至于其他两家高铁生产企业,中车长客和中车唐山,则根本没有使用过这种螺母。

而且在“复兴号”高铁建造投产后,人民网曾经做过专题报道,“复兴号”在整体设计、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均采用中国自主研发,并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高速动车组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可以说,从大脑到心脏,都是纯正的中国味道。

如今,经过高铁早已经走向世界,飞龙在天的“中国高铁”更是震惊了一众国际友人。根本不需在一颗螺母妄自菲薄。

4、思考

文末,我不禁在想,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螺母问题会被国人反复咀嚼,类似的咀嚼还有我们某年某月才实现了圆珠笔中的钢珠生产,我们身份证中的某技术至今才突破之类的问题?

也许, 开始后,我们确实是尝尽了卡脖子的苦头,以至于国民普遍的担心,中国的某项技术没有取得突破,会造成严重影响!这种焦虑是好的。

但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其实不必纠结全产品线的国产化,中国能发展到今天,全球化其实贡献不少。更不应该因为某一项技术的不成熟来全盘否定中国几代制造人的劳动成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