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老物件潇湘晨报

年至年,是我的小学时代。回想起那时念书的情景。大家用的唯一学习用具是石板和石笔。我的石板是我的三妗在年从包头花8角钱买下带回来的,上面是石板下面是水晶玻璃,比较奇特,当时雨提有多高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因为块儿石板是小学时长期离不开的主要学习用具,现在叫练习本或作业本。

当时的石板有两种规格,即三十二开或十六开。石板很薄,大概有半厘米厚,长方形的,周围是2厘米的木框,.般木框的四个棱角是圆形的(我的石板棱角是方形的),用骨胶黏的很结实。我们每天去上学,书包里除了课本外,就是那块光洁平滑的石板。

和石板配套使用的就是石笔,石笔很好用,半厘米见方,长10厘来左右,好像是用白马牙石做成的,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出的字雪白雪白的,很好看。如果发现字体租,就用小刀削一削。石笔有两种,一种是硬石笔较便宜,一种是软石笔,较高级,我们称骨笔,表面很光滑,自色见方,写起来绵绵的,写在石板上的字粗壮、朴实、有劲。也就是我在前面说的白马牙石笔。

我们上课的时候坐在长条板凳上,把一块石板放在课桌子上,仔仔细细地用石笔在上面写字、画画、演算算术题,几乎所有的作业也是在石板上完成,老师评判作业也是在石板上随时评判,随时打分,随时指导。

用石笔在石板上做作业,还必须有一个擦子,石板擦子有布的,有绒的,有纸做的,还有的学生索性拿袖头子擦。每次做完作业,老师评判完毕,就用石板擦子擦掉,擦得千干净净,有的学生干脆用水洗,晾干了再用。有时候在石板上写错了字,写错了拼音,或算错了题,可以边擦边改,看起来还方便快捷。

在石板上,还可以反复练习写字。老师们指导得非常用心,每个汉字的笔曲和结构必须到位和严谨,比如点、横、竖、撇、捺,比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封口等等,为此常常练得我们一头汗。当年,在石板上用石笔写字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和老师用粉笔样,只是粗细有别。

不用石板石笔,大概有50余年啦,早已被作业本、练习本和铅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代替。不过石板和石笔在那个年代的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的那种反复应用的功能可以节省很多纸张,更可以减少许多垃圾,没有任何辐射和有害的物质产生,用现在的话讲还是很低碳、很环保的。

难忘啊,石板和石笔。

裢枷

那时候,村子里秋天在场上收拾那些拉回来的庄稼用植物。桂枷是打场的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并排的山桃木或刑条木构成。长柄上有一圆礼,穿木轴将桂枷扇子与长柄连纤在一起,桩枷扇子用皮筋一匪一性维起,上边有一个轴轴绕几匝编起。

秋天庄稼拉运上场,打场是一项主要农活。场上铺上满的一场子庄稼,晒上一上午,快到中午时,女人们面对面站成两排,用植枷打场,一排举起来,排拍下去。咖啪哪的声音此起彼伏,不柜下年,像是仅仗队的走步声音,整齐一致。稍有不值两个植枷碰撞在起,就有一人主动退出,不能中断。或有轴轴开了迅速离开,将缠轴轴的绳子在水里湿了,重新编好。尔后插进队伍,继续打场。每打完次,用竹权子抖一抖,让打下的子粒掉在场上,不能裹在穰草里,进行翻场,循环两次才能打净。

用裢枷打场,体现的是团队精神,有着争先恐后的架势,容不得左顾右盼和交头接耳,直拍得铺在场上的那些豆苗上的干豆角咧开了嘴,豆子们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蹦起来落下去,落下去又蹦起来。拍的谷穗像死耗子一样窜起来落下去,那一起一落的声音伴随着女人们爽朗清脆的笑声,组成了一支雄壮的交响乐曲。

在打场中也发生过一些小故事。记得当年我们小队有位女人,家庭出身是富农,在打谷场上把裢枷举得高打得硬,人家说她对社会不满,撒恶气。举得低打得软了,人家又说她出勤不出力,反正左右不对。偶尔还要开批判会,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可笑。

还有一次是土地下户以后,我同我女人在自己的院子里用链枷打场,正在打得起劲时,我家的老母鸡窜过来准备吃粮食,让我不小心一裢枷把鸡打死。打死后又怕父亲生气怪怨,就悄悄把死鸡扔在窖里。到傍晚父亲圈鸡时发现那只

母鸡不在,到处找也找不见,咕、咕、咕吆喝个不停,我却躲在家中不敢吱声。事后隔了一段时间,看见父亲心情好时,提及此事,父亲一下扑哧的笑啦。说我应及时告诉他,害得他一顿好找。

一晃近四十年过去啦。裢枷打场逐步被脱粒机、收割机所取代,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我心目中,对裢枷还是情有独钟的,留在记忆深处。

冰车

小时候利源馆河滑冰是孩子们冬季课余最有趣的活动。搞一个冰车也是不容易的。记得我的冰车是二哥帮我做的。先找来二尺左右长短的木板,最好要师一些。如果没有完整的木板,就拿几块零散的木条钉在一起,钉好后拿把锅子把两端锯齐整,冰车的雏形就成了,冰车的前端再钉块小木条,以方便脚蹬或者卡腿,不至于整个人滑脱。关键是冰刀,用两根细钢筋折弯成钉书针状,两头打磨尖利钉入木板。两根钢筋并列在木板的两端,呈平行线状。冰车成型后还得冰锥来帮助滑行,做一付冰锥,用稍粗点的尺余长的钢筋,下端磨成尖锐的针状,正好能扎进冰层中做支撑。

乡下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是热火的。冰面恢复了往日少女般的恬静,“三九、四九,呀门叫狗”,渐渐地河面冰封如镜,河水正冻得瓷实,踩上去没有松软的迹象,慢慢地个个大胆起来。把冰车放在某个地方压压,轻轻地坐在上面,盘者腿坐稳,两只手握首冰馆的项端向下桥用力,像划船样借助推力和冰面的光洁,冰车就滑了出去,边靠自然惯性滑行,边再用冰锥在冰面推动,水车就在孩子们

快乐的欢叫声中箭-般向前飞去。偶尔遇到冰层上积有“夜水”,难免湿了裤腿。有时还会撞在一起,只要速度不太快,打个趔趄拐个弯还会继续前行。尽管两个小脸冻得通红,但小伙伴们仍追呀赶呀,在冰I河上体会着生命的快.....

冰上的世界是孩子们的世界。在河里冬天滑冰的景象非常壮观,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滑着冰车,来往穿梭,你追我赶。人少的时候,冰车爽爽地滑行在晶莹的冰面,有人嘻嘻哈哈地追过去,后面的队伍鱼贯而行。免不了有淘气的孩子撞击其他孩子的冰车,尽管左躲右闪,有时还会摔下冰车的,拍打一下没有多少冰的衣服兜兜继续滑行。还有的在冰车上携带“武器”,“武器”不外乎是葵花杆、玉米杆之类的,等冰车靠惯性自己滑行时,拿起备好的“长枪”互相攻击,打闹一番。

如今的滹沱河,大不如从前,冬天也看不到有滑冰的人群,但我还是十分怀念童年滑冰的情景,冰车仍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