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人类在两块小石头上划了一个“X”的线条,这可能是人类最早通过写“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再往后推,石头、木棍、铁片都成了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
在中国古代,使用的是毛笔,古希腊、古罗马曾在木板面上涂蜡,然后用铁棒在蜡面上划写,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将芦苇杆削尖当笔使用。从中世纪开始,在欧美,则是使用芦苇笔或鹅毛笔。
各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书写笔具,直到圆珠笔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一笔统天下”。
圆珠笔的由来与发展
年,匈牙利一家印刷厂的校对员拉兹罗·约瑟夫·比克为了解决笔尖划坏稿纸、油墨太多不易干的问题,脑洞大开。
他找来一根圆管,装上油质颜料,把笔尖换成钢珠,经过无数次试验以后,世界上第一支圆珠笔诞生了。
实验成功以后,比克将自己的实验成果提供给了英国皇家空军,之后的不久,第一家圆珠笔制造厂诞生,它是一家英国飞机制造厂。
当时,正值二战,一名美国商人雷诺看到这种圆珠笔,双眼S,大呼:我的,都是我的。
恰逢美国原子弹研制成功,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迅速捕捉到热点,将生产销售的圆珠笔称作“原子笔”(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国内有一种声音“圆珠笔”笔芯研制堪比原子弹)。
之后,圆珠笔的初代传到了全世界。
年,日本等国家开始制造圆珠笔,但随着人们对书写的要求越来越高,圆珠笔本身就存在的油墨干涸、难于书写、字迹渗化等问题而造成滞销。
直到年,随后世界各国又对圆珠笔的油墨、球珠等重要零部件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使圆珠笔的质量不断提高,圆珠笔又恢复了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地位。
圆珠笔在中国
圆珠笔的广泛应用,也让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看到了商机,当时上海、天津、广州、厦门等地都有建厂制造。
但油墨易渗化、不耐晒,质量不过关,对于一些重要性文件存在保存隐患,于是年国家档案局明文规定不准用圆珠笔签字和做重要文件的记录。
至此,圆珠笔的市场在我国的开始走下坡路。
钢铁产能过剩却生产不了圆珠笔尖,作为近14亿人口的大国,网友怎么能忍。一时间网上开始盘点,哪些东西中国造不了,哪些东西中国没有。
甚至有网友发帖质问:“连圆珠笔尖都造不了,美国离世界制造强国有多远?”
这里我回复一下,即便能造,依然差距很大。更何况,参照物错了,美国在当时也造不了。
圆珠笔用易切削不锈钢供应商,全世界都在用两个国家:日本和瑞士;制造圆珠笔头用的设备,是一种专用加工机床,主要来自于瑞士Mikron公司的24工位高精度加工机床。
更严格意义上来讲,中美两国都没有动力去造,相对于钢铁产业,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业,一家大型钢厂一天的产量,可能足够制笔行业用一年。大型钢厂没有动力去研发生产,企业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搞科研,就造成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圆珠笔堪称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但直到键盘的出现......
不用圆珠笔的键盘侠
华为事件以前,我也认为中国已经世界老二手拿把掐,可事实并非如此。于是我联想到前些年,网友们拿圆珠笔芯说事的时候:
连一个圆珠笔头都造不好......
现在回想起来,全世界也许只要中国人严格要求自己。
体育不好,我们大力发展体育,乒乓球、排球、跳水、举重、女子体操、男子体操、女子足球、男子......
制造行业不行,就硬生生的当做一个缺陷,只要产业链上有空白,就要想方设法去填补。填补不上,键盘不停。
你造不出来,他们说,人家都有了,咱们没有不行。你造出来了,他们说,人家国外早有了,没技术含量。
造不出来的是核心,造出来是应该。世界有的,我们都要有;世界没有的,等他们有了,我们也要有。
年,国产笔尖钢问世,质量与国外产品相当。
除了质问,我们还要有包容
芯片的问题就像是一个连锁反应,不停的暴露出我们自己的问题,无论怎么辩解,相对于美国高科技落后就是落后了,这没有什么好辩解的。
但,也如芯片,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完成主要设备光刻机的研发、制造。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制造行业可以站出来说,他在产业链上没有任何的缺席。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把不会造当做一种“罪”。
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有先后,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抱怨吧,一路走来咱不容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