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初中时,我记起某个英语单词时常常首先记得的是它在英语课本的大概哪一页,以及在书的哪个位置,然后再仔细想想就能记得它的拼写及具体意思。
这原来也是一种记忆的特性,在《跟着考霸记笔记》这本书里,作者提出我们回忆信息的时候,只要能想起开头,接下来的内容就会接连浮现出来,就相当于得到了通往内容的线索,相关的知识就会接连涌现在脑海里。
这本书将教会我们如何用“记忆笔记”来实现人生目标,包括学科考试、职业技能考试等等,所有学习都可以用这种学习和记忆方式。作者确井孝介在校期间考上日本录取率仅3%的司法书士,零基础备考16个月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从垫底差生到标准考霸,他亲自实践总结出了“记忆笔记”,诚心在书中分享其中的诀窍。
01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学习始于记忆,我们总是以为如果能够先理解再记忆,这样肯定会记得更牢靠,也才是学习的最佳路径。
但仔细想想,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记忆是先于理解的,比如婴幼儿是先听了许多不明白的词语,才逐渐将单词的发音和意思对应起来,慢慢理解对方的话,积累了许多单词,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对话即语言的应用。
所以,如果能在理解前先记下内容,获取的知识就会推动我们理解,难懂的内容会更容易被大脑接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我们能够将所学内容快速地记忆下来,从基础知识就能快速进阶,边应用边提高,和其他知识串联、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识框架体系,一次次升级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学习、精进、提高。
02“记忆笔记”是最强大的记忆工具
作者强调制作“记忆笔记”必备的物品是A4大小的笔记本。因为笔记的目的不在制作,而是学习、复习之用,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加入注意到的要点,需要完善的信息,或是经常错误的知识点,所以不能太小,如果尺寸太大,就不能一眼扫过整页,可视化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用A4大小非常适用。
其他物品有自动铅笔(铅笔也行),红色圆珠笔(便于标注重点),还有字迹可消除的圆珠笔(可擦笔),如果掌握得已经很熟练,为了精简笔记,可以擦除一些信息。
“记忆笔记”完整展现了作者总结的“聚焦、整合、利用图像记忆”的记忆学习法,包含几个部分:聚焦栏、整合栏、图像记忆栏、笔记栏。
作者在书中分别就每个组成部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不仅包含这么安排背后的原因,并且用历史知识做例子,结合场景写出每个笔记组成部分如何使用。
聚焦栏就是要果断舍弃“无须记忆的内容”,此处强调的是学会分辨知识要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的学习。
整合栏着重强调的是将信息整合、再加工,串联知识,打造“记忆链”。运用接龙、联想发散地丰富知识的外延,增加知识的重现率,提升学习的效率。
图像记忆栏是三点记忆法,先让“三角形”印在脑海里。这个“三角形”即“回答、为什么、也就是说”,就是把需要记忆的信息(回答)、回答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唤醒记忆的线索(也就是说)填入三角形框架,依次填写,复习知识时,按照“L型”移动视线,从上方转到左下,再从左下转到右边。快速记下知识点不再是梦。
笔记栏是一种主动式学习法,第一步是写题号,简单写明题目出自哪本习题集的哪一页,下一步是用红笔标记“整合栏”里的相关信息。最后是在习题集里做记号,在习题集对应习题位置,标记上对应的“记忆笔记”的页数。这种方式非常适用于记忆我们经常犯错误的知识点。
03每个聪明考生都是主动学习的高手
学习是调动大脑活力的行为。学习尤其离不开思考,要做到边学习边思考很简单,“多想一步”即可。
比如,看课本的时候,边读边思考“下一段会讲什么”,做习题的时候,可以猜想“参考答案会怎么写”。
学习的过程不断地预想,就会对信息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最好读出声来,也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当发现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也能快速找到需要我们着重记忆的知识点。
主动学习还体现在为自己的笔记设定一个“一周一次”的记忆检查日,主动对抗我们的记忆遗忘曲线,每周回忆一次,是为了“保持记忆”。
《跟着考霸记笔记》是作者多年的学习、记忆和考试心得总结出来的精华,里面讲到了许多记忆方面的小常识,特别针对备考做了细致的经验分享,不仅有记笔记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如何整合信息,调用、输出信息,反复用“记忆笔记”复习才是关键。最后,给大家提个醒,笔记不是拿来制作的,而是拿来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