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送给美国上万亿,中国能造为何还要买它

偌大的一个中国,能造出6万多吨的航母,竟生产不出一个合格的圆珠笔头?这是很多国人对中国近些年来制造业发展不均衡最直观的印象。虽然我们如今能造圆珠笔头了,也能造马桶盖了,还能造出令人艳羡的国产航母和万吨大驱,但是却还是在一个比手指头都小的物品上被国外卡脖子。

《瞭望》新闻周刊4月12日刊文称,“集成电路的进口值已超过了原油”,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亿,超进口石油近千亿!

而纵观近几年的集成电路行情,中国每年的进口额超过亿美元,去年达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逆差也在年达到了最高值.6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点,说明在这一领域中国已陷入极大被动,那么既然如此,有些人可能憋不住要问一句:中国为何不加大对集成电路领域的投资呢?为何要每年向美韩送上万亿大单而任人宰割呢?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在这一领域都处于被动局面,原因很简单,因为虽然中低端集成电路并不难生产,甚至部分高端集成电路中国也能造,但是综合效益和知识产权等等多方面因素,中国想要完全摆脱国外对高端集成电路的卡脖子,几乎难比登天。

例如在CPU/DSP、存储器、FPGA和高端AD/DA等大宗核心产品目前仍受制于人;在中高端集成电路方面,则受限于国外的关键设备和材料。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领域也是中国近几年正在极力攻关的重大科研项目。在3月5日的工作报告中,集成电路被列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五大产业之首;

而随着多家国内集成电路商的崛起,大批海外专家开始被吸引回国,支援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建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