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第一潮——《伤痕》手稿、图片、绘画、资料展”10日开幕。 曹珊 摄中新网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陈静)轰动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伤痕》掀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序幕。记者10日获悉,《伤痕》作者、当代作家卢新华向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了该书的手稿、读者来信等珍贵资料。10日,“新时期文学第一潮——《伤痕》手稿、图片、绘画、资料展”开幕。据悉,这是复旦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系列活动之一。卢新华《森林之梦》《紫禁女》《细节》等小说的手稿亦首度亮相。这些资料将由独胆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精心整理、保存,并尽快电子化,以便研究者使用。 曹珊摄据悉,在卢新华捐赠的这批资料中,有读者从全国各地写给他的多封信件,信件作者包括知青、工人、士兵、医生、大学生、中学生等。记者看到,有的读者向卢新华倾诉了与小说主人公王晓华相似的命运经历,感谢卢新华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有的写信与卢新华探讨《伤痕》在艺术上的长处和不足,有的文学爱好者把自己的习作寄给卢新华。从这些饱含真情,甚至称卢新华为“姐姐”的信件中,不难感受到《伤痕》发表后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这批捐赠资料还包括《伤痕》最初写在笔记本上的初稿,以及发表在学生宿舍墙时的誊抄稿。记者看到,誊抄稿用蓝色圆珠笔写在16开的蓝色稿纸上,共16页。当年,《伤痕》通过墙报稿面世,首先在复旦大学校园内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