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画家罗中立的成名作《父亲》,你会发现画中人物的左耳上方夹着一支圆珠笔。坊间传说,罗中立最初并没有画那支笔,是后来为了参加全国美展才特意加上去的。
《父亲:罗中立传记》一书的作者认为,之前有关罗中立的很多说法可能都是误传。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专门谈到了《父亲》中那支圆珠笔的故事。
父亲(罗中立传记)(精)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旗舰店¥69.12购买他否认了罗中立为了参加全国美展而加上圆珠笔的传言,他说,罗中立当年创作那幅画就是要表现一个新时代的农民,他是听了四川美协前辈李少言的建议做的修改,因为李的建议与他的创作初衷相契合。
他还用罗中立当年创作的第三稿来佐证他的观点,他说:“第三稿画面也是一个农民形象,但重要的是,它背景的田地里写有一句标语‘农业学大寨’,这正是那个时代的口号,而这也充分说明,罗老师本来要画的就是新时代的农民。”
对于画中的那支圆珠笔,美术理论界一直以来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此为败笔,损害了该画的艺术价值;也有人说,那正是点睛之笔,体现了时代特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