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铅笔使用指南

本文是写给素描初学者看的。道理浅显,但认真去琢磨的人并不多。

当年我学画时,属于天资平平但还算勤奋的那种。在确实很努力了以后还是画不好,我就会去找客观原因,准确的说是去找画材或工具里我并没有掌握的但影响作画质量的东西,然后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它们。回过头来再画时,水平一般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我能写这些东西出来的原因之一。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对铅笔的认识。

如果用来画素描,任何一支铅笔都可以独立完成一幅素描作业。当然,素描并不一定是铅笔才能画,凡是用单一颜色完成的都可以叫素描,比如圆珠笔,钢笔,粉笔,炭笔。

铅笔最为广泛的用于素描,一方面是因为成本较低,一方面是因为易修改,以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另一方面:在满足前两个原因的情况下,它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根据下笔轻重影响画面深浅的工具之一。而其他绝大多数工具只能通过线条的疏密,粗细来完成画面的调子组织(数位板在入笔轻重所反应在画面上的效果这方面研发得比较深刻,这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

铅笔绘制素描作品时,主要是以线条的方式通过轻重,疏密,粗细去组织画面的。而这三方面里的轻重这点是我最想和大家讨论的本文的核心内容。这个问题的深度琢磨可能会有助你走出画面灰暗的困境。

一张后的素描作业,初学者最常见的不外两个大问题:形准和调子灰暗。形准这事跟用什么笔没任何关系,它完全是画画的人眼睛和手的协调问题。调子灰暗(不是主观灰调)则是有一些客观理由的,当然,这个客观理由也是因为画画的人没有更多地了解铅笔的属性及其正确使用方法而已。

多数人是手握一把铅笔画素描的。从低H段到高B段,少则四五支多则七八只。实际上,如果对象对比度不是特别大,三支铅笔足够了(软硬度根据对象的对比度来定)。我用HB来举个例子:用理论上最轻的力度在纸上起笔,并用最重的力度在纸上收笔绘制一根线条,可以得到这支笔在这张纸上所能表现的整个色度区间。如果用数字0-10表示的话,0这个值是和H号铅笔的深色段接近的。10表示的色度和B号铅笔的浅色段接近。(这是理论上的测试)。就是说,如果你在画素描时把这支HB铅笔由最轻到最重的所有色度都用到画面里,那么画面所反应出的层次已经比较丰富了。如果对象的对比度拉开得确实太大,比如一个很深的红酒瓶和一个白壳鸡蛋在一个画面里,这时加一支H刻画浅色对象的细节,加一支2B加深深色对象的固有色及暗部,三支铅笔,是完全可以搞定这个画面的。

跨标号的三支铅笔,比如H、B、3B这种组合,把它们各自最轻最重的色度区间都表现进画面里,一幅画面一般是不会出现调子灰暗的问题。大多数灰暗调子的发生是画的人一直在用不轻不重,比较平均的力度,速度,密度在画线条,这种线条组织出来的画面就是我们说的平,呆板,缺乏节奏的画面。

还有一种就是早早的下了重手。才在铺调子就已经用到高B段铅笔了。后面刻画时所有对象都被迫加深才能跟上调子,最后往往是黑成一团,看不出任何对比,更表现不出任何质感。鸡蛋画成钢球的,香蕉画成镰刀的比比皆是。

所以,说到底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懂得了素描原理,但就是画不出来,那是因为还不懂画材原理,不熟悉工具属性。对素描来说,这不怪铅笔,怪我们没有认真的想过对它的使用是否正确。

这就像我们懂了水彩原理但还是画不好水彩画。看了这篇文章,你可能应该去了解一下水彩颜料的属性,以及水的某些特征。尤其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去尝试着了解它们。

当然,和水彩相比,了解一下铅笔就能让素描水平提高一些还是简单得多。(还有一个重点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讨论—下笔轻重的合理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